近日,安徽省旌德衛計辦發布旌德縣四舉措強化村醫隊伍建設相關實施方案,致力提高村醫待遇保障,并提出建立掛職村醫機制。雖然是地方政策,但也可以體現出國家各地區積極解決村醫痛點,加強村醫隊伍建設的決心,具體內容為大家整理如下:
一是提升村醫服務能力。
該縣針對村醫服務能力相對較弱、少數村缺少村醫,村級醫療衛生技術力量難以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健康需求的現狀,利用助手機器人的疾病診療、慢病管理、公共衛生、遠程會診、雙向轉診、健康扶貧和家庭醫生簽約管理等服務功能,提升村醫服務水平和能力,補齊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短板”,讓百姓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上級醫療機構優質的醫療服務,透徹掌握群眾的慢性病、大病發病情況、孕產婦兒童信息等,做好預防、醫療保健、健康教育等工作,有的放矢鎖定重點患者人群,加強重點防控,予以診治,當好農村基層群眾的健康守門人,使他們“少得病、少住院、少花錢、看好病”。
二是強化村醫業務素養。
該縣印發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試點項目實施方案,出臺助手機器人試點項目培訓辦法、使用管理制度,制定村醫培訓計劃,開展村醫中、西醫理論知識、中醫藥基礎知識、慢病管理系統操作、公共衛生服務、家庭醫生簽約、健康脫貧、中醫健康體質評估等功能模塊操作培訓,并通過制定助手機器人績效考評辦法,促進村醫每天常態化地學習使用助手機器人。同時還采取臨床進修、集中培訓、對口支援等多種方式進行培訓。擴大全縣農村在崗村醫參加成人大專學歷教育的規模,逐步提高村醫中獲得大專及其以上學歷人員比例,積極引導村醫參加執業(助理)醫師考試而取得執業資格。
三是提高村醫待遇保障。
全縣每個村建設一所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基礎設備較為齊全、業務用房不少于80平方米的標準化衛生室,全面推進村衛生室新農合門診統籌,每村配備一臺全科醫生助手機器人,加快村衛生室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將村醫補償、養老以及村衛生室建設等方面所需資金納入年度縣財政預算,每年按縣財政9.5%、鎮財政9.5%和村醫個人8%的比例,落實村醫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政策;每年按省財政1000元、縣財政1500元、村醫個人500元的標準,購置村醫醫療責任險,解除村醫后顧之憂。實行基層醫改以來,村衛生室實行藥品零差率,在省財政全額撥付的基礎上,縣財政給予每位村醫每年2000元的補助。村衛生室一般診療費每人次6元,使用助手機器人中、西醫診療費補助每人次分別為10元、8元,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每人每年10元,履約按實際工作量計算,村醫公共衛生服務收入按實際完成量計算。
四是建立掛職村醫機制。
縣人民醫院鼓勵在職醫務人員赴村衛生室掛職,掛職期間其績效工資享受原所在單位相應崗位的平均數,原工作崗位福利待遇不變;往返交通費按公交標準予以補助,下鄉補助按規定執行,食宿由所在鎮衛生院負責;掛職時限:原則上一年,根據個人表現及考核結果適當調整。在年度優秀等次評定時,在同等條件下,掛職人員優先;院聘的“員額池”人員,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進入編制“周轉池”。同時縣級醫療機構的在職臨床醫學專業醫務人員報考初、中、高級職稱的必須具有在村衛生室工作一年以上工作經歷,基層工作經歷在報考相應職稱時有效,報考高一級職稱需重新具備相應職稱的基層工作經歷。同時對符合條件的村醫,通過選拔進入縣級醫療機構“員額池”,吸引人才到村衛生室服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