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與基牙的支持力
牙槽骨的組織結構對支持力也有重要影響。牙槽骨的主要作用是支持承受由牙周膜傳遞而來的力,并將力廣泛地分散于支持組織內。牙槽骨對力有適應性反應,主要表現在骨質的密度和骨小梁的排列上。健康牙的牙槽骨對生理性的咬合刺激反應良好,在X線片上顯示骨質致密,骨小梁排列整齊,對咬合的承受能力高,是可選擇的好基牙。相反,對于日久廢用的牙,牙槽骨吸收多,牙周膜面積明顯減小,而且牙槽骨的骨質疏松,骨小梁排列紊亂,硬骨板變薄,這種牙承受力的能力較低,選擇基牙時應慎重。
急性牙髓炎疾病診斷
急性牙髓炎的主要癥狀為劇烈的牙痛。因此,在臨床上遇到因牙痛主訴就診的患者,應注意與那些可引起牙痛癥狀的其他疾病進行鑒別。
1.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的發作一般有疼痛“扳機點”,患者每觸及該點即誘發疼痛。患者在訴說病史時,往往忽略此點,應特別加以詳細詢問。再者三叉神經痛很少在夜間發作,且冷、熱溫度刺激并不引發疼痛。
2.齦乳頭炎 齦乳頭炎也可出現劇烈的自發性疼痛,但疼痛性質為持續性脹痛,對溫度測驗的反應為敏感,一般不會導致激發痛,患者對疼痛多可定位。檢查時可發現患者所指示的部位齦乳頭有充血、水腫現象,觸痛極為明顯。患處兩鄰牙間可見有食物嵌塞的痕跡或可問及食物嵌塞史。一般不能查及可引起牙髓炎的牙體硬組織損害及其他疾患。
3.急性上頜竇炎 患有急性上頜竇炎時,患側的上頜后牙可出現類似牙髓炎的疼痛癥狀。這是因為上頜后牙根尖區的解剖部位恰與上頜竇底相鄰接,且分布于該區域牙髓的神經是先經過上頜竇側壁或竇底后再進入根尖孔內的。因此,上頜竇內的急性炎癥可牽涉到相應上頜后牙的牙髓神經而引發“牙痛”,此時疼痛也可放散至頭面部而易被誤診。但通過仔細檢查,可發現在急性上頜竇炎時所出現的疼痛為持續性脹痛,患側的上頜前磨牙和磨牙可同時受累而致二三顆牙均有叩痛,但無引起牙髓炎的牙體組織疾患。上頜竇前壁可出現壓痛,同時,患者還可能伴有頭痛、鼻塞、膿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癥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