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男,59歲。2型糖尿病史16年。二甲雙胍0.25g及格列齊特80mg每日3次,糖尿病控制良好,近2個月感乏力,體重下降4~5kg,腸鏡檢查發現乙狀結腸癌擬行手術治療。圍手術期糖尿病處理
A.停口服降糖藥、減少飲食量
B.改用長效胰島素
C.改用短效胰島素
D.胰島素及胰島素增敏劑聯合治療
E.改用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答案:C)該中年男性患者有多年糖尿病病史,而且用兩種口服降糖藥治療,現發現乙狀結腸癌擬手術治療,因此是胰島素應用適應證,且必須用短效胰島素,因其發生作用快、持續時間短,是唯一可經靜脈注射的胰島素,圍手術期應用方便,便于調整,所以應改用短效胰島素。
92.男性,45歲,3天前因車禍受傷,3小時前出現右側肢體活動不利。受傷當日在縣醫院行CT、檢查未見異常。此時,最大的可能是
A.出現亞急性硬膜下血腫
B.遲發性外傷性腦挫裂傷
C.因CT質量問題而誤診
D.遲發性外傷性腦內血腫
E.出現亞急性硬膜外血腫
(答案:D)閉合性腦損傷后3日,當時曾作CT檢查未見異常,3小時前出現右側肢體活動不利的局灶性體征,最大可能應該是遲發性外傷性腦內血腫。受傷當時無癥狀,說明當時損傷不重,血管未全層破裂,CT亦未見血腫。傷后由于損傷組織產生代謝性改變,使本已受傷的血管壁發生破裂而出血,影響周圍腦組織而出現局灶體征。
93.男性,35歲,平素健康,先有低熱(37.6℃)與全身不適l天,此后感兩足麻木無力,逐漸加重,于3天內發展至兩下肢完全性截癱與大小便失禁。檢查:兩下肢完全癱瘓,肌張力低下,雙側Babinski征陰性,乳頭水平以下痛、觸覺均消失且無汗,腰椎穿刺檢查:腦脊液正常,椎管通暢,脊椎平片(一)。診斷應是
A.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B.脊髓腫瘤
C.急性脊髓炎
D.急性脊髓前角灰質炎
E.脊髓出血
(答案:C)根據急性起病,病前有感染或預防接種史,迅速出現的脊髓橫貫性損害的臨床表現,結合腦脊液檢查和MRI檢查,診斷為急性脊髓炎。
94.女性,22歲,約3個月前眼瞼下垂,視物成雙,1個月前勞動時四肢易疲勞,吞咽困難。檢查見雙側眼瞼輕度下垂,眼球各向活動均受限,無錐體束征及感覺障礙。診斷首先考慮
A.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B.重癥肌無力
C.急性炎癥性脫髓鞘性多發性神經病
D.椎基底動脈系統短暫腦缺血發作
E.腦栓塞
(答案:B)重癥肌無力首發癥狀多為一側或雙側眼外肌麻痹,上瞼下垂,伴斜視和復視,但瞳孔括約肌不受累。面部肌肉和口咽肌受累時出現表情淡漠、咀嚼無力、吞咽困難。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診斷首先考慮重癥肌無力。
95.女,40歲。10年前因膽結石行膽囊切除術,術后痊愈。2年前單位倒閉,患者被安排到另一單位看大門,覺得看大門很沒面子,但為生活著想又不得不去上班。1年前患者出現膽囊區皮膚觸摸疼痛、胃脹不適伴陣發性心悸、胸悶、失眠、心情不好。患者四處求醫,反復做過腹部B超、胃鏡、心電圖、全套血液生化檢查,結果均正常。服過一些藥物,病情時好時壞。患者不相信任何檢查結果及醫師的解釋,仍要繼續醫治。該患者的診斷是
A.抑郁癥
B.焦慮癥
C.強迫癥
D.膽囊切除術后綜合征
E.軀體形式障礙
(答案:E)軀體形式障礙是一類以各種軀體癥狀為其主要臨床表現,不能證實有器質性損害或明確的病理生理機制存在,但有證據表明與心理因素或內心沖突密切相關的精神障礙。這類病人常不斷要求給予醫學檢查,無視反復檢查的陰性結果。據此考慮該病人最可能的診斷是軀體形式障礙。
96.14歲女性,中學生,外出旅游,夜間出室外解便時突感恐懼緊張,跑步回室途中,不慎跌倒,雙手著地。站立起來時,發現雙目失明,最可能的診斷是
A.恐怖性神經癥
B.焦慮性神經癥
C.疑病性神經癥
D.癔癥
E.雙目外傷失明
(答案:D)癔癥是一類由精神因素,如重大生活事件、內心沖突、情緒激動、暗示及自我暗示,作用于易病個體引起的精神障礙。主要表現為各種各樣的軀體癥狀,意識范圍縮小,選擇性遺忘或情感爆發等精神癥狀,但不能查出相應的器質性損害作為其病理基礎。此病人夜間突感情緒緊張恐懼,不慎摔倒,雙手著地,頭部及眼部并未受傷,但站立起來時卻發現雙目失明,據此分析其最大可能的診斷是癔癥。A恐怖癥是以對特殊物體、活動或情境產生強烈的懼怕為特征的一種焦慮障礙。B焦慮癥包括驚恐障礙(以反復出現的心悸、出汗、震顫等自主神經癥狀,伴以強烈的瀕死感或失控感,害怕產生不幸后果的驚恐發作為特征的一種急性焦慮障礙),廣泛焦慮障礙(以持續的顯著緊張不安,伴有自主神經功能興奮和過分警覺為特征的一種慢性焦慮障礙)。C疑病癥是一類以疑病癥狀為主要臨床特征的軀體形式障礙。
97.男性,44歲,發現HBsAg陽性9年,ALT有增高。近3周來食欲下降,尿黃,明顯乏力,齒齦出血,近2周尿少。查體:神清,撲翼樣震顫(+),化驗:ALTl76U/L,TBIL432μmol/L,PT38秒(對照13秒),該患者應診斷為
A.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
B.病毒性肝炎 乙型亞急性重型
C.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度
D.乙肝后肝硬化
E.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中度
(答案:A)該中年男性病人患乙型肝炎(依據是HBsAg陽性,ALT時有增高)9年,若病期超過半年不愈者,即稱為慢性肝炎,近3周明顯加重,黃疸急劇加深,PT明顯延長,成為重型肝炎,所以該患者應診斷為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臨床上無慢陛重度的提法,其他診斷也不符合,因此答案是A。
98.3歲患兒,高熱10小時,伴頭痛,頻繁嘔吐,腹瀉3次為稀水樣便。查:T39℃,BP 50/30mmHg,精神萎靡,全身散在大小不等瘀斑,心肺未見異常。CSF檢查:細胞數15000×106/L,蛋白微量,葡萄糖2.2mmol/L,該患兒可能的診斷是
A.敗血癥,感染性休克
B.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C.流行性乙型腦炎
D.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E.化膿性腦膜炎
(答案:B)該患兒急性起病,有高熱伴頭痛、頻繁嘔吐、精神萎靡等顱內高壓和休克等嚴重中毒表現,皮膚有瘀斑,腦脊液(CSF)細胞數增高,有蛋白,葡萄糖減低,因此可能的診斷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其余診斷可能性均小。
99.女性,26歲,雙側乳房脹疼1年,并觸及不規則乳房腫塊,伴有觸痛,月經后癥狀有好轉。診斷為
A.乳癌
B.乳腺炎
C.乳腺纖維腺癌
D.乳腺導管內乳頭狀瘤
E.乳腺囊性增生癥
(答案:E)此病例特點符合乳腺囊性增生癥的表現。
100.女性,28歲,發現乳腺腫物近一年,逐漸增大,現已有1.8cm×2cm,圓形。手術所見此病包膜清楚,完全摘除。切面區白色,編織樣,其中似有黃色點狀病變。組織學上包膜清,腫瘤由纖維及腺體組成。兩者分化均良好,無明顯異型性。請問此病應診斷為
A.乳腺癌
B.乳腺肉瘤
C.乳腺纖維腺病
D.乳腺平滑肌瘤
E.乳腺平滑肌肉瘤
(答案:C)此種腫瘤界限清,包膜完整,生長較緩慢。腫瘤由纖維及上皮或腺體兩種成分組成,分化好,無異型性,故稱為纖維腺瘤或腺纖維瘤。
相關推薦:
國家 |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安徽 | 浙江 | 山東 | 江西 | 福建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