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2014臨床助理《生理學》考點精析(含真題)全十章
第六章 能量代謝和體溫
【考綱要求】
1.能量代謝:①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②基礎代謝和基礎代謝率。
2.體溫:①體溫的概念及其正常變動;②體熱平衡:產熱和散熱;③體溫調節:溫度感受器、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學說。
【考點縱覽】
1.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肌肉活動,對能量代謝的影響最顯著;精神活動;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蛋白質類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最大;環境溫度,在20~ 30℃的環境溫度中,能量代謝最為穩定。
2.基礎代謝率比一般安靜時低,但并非最低,單位一般以kJ/(m2·h)來表示。基礎代謝率的實際數值同正常平均值相比較,一般相差±10%~±15%之內,都不屬病態。相差在±20%以上者,才有可能是病理變化。
3.體溫是指機體深部的平均溫度,清晨2~6時最低,午后1~6時最高。成年女子的體溫平均比男子高約0.3℃,且其基礎體溫隨月經周期而發生波動,規律為:月經期和卵泡期較低,排卵日最低,黃體期內體溫較高。
4.人體的主要產熱器官是肝(安靜時)和骨骼肌(運動時)。
5.人體散熱的主要部位是皮膚。輻射、傳導和對流散熱的前提條件是皮膚溫度高于外界環境溫度,散熱量的多少均同皮膚與環境間的溫差及皮膚的有效散熱面積等因素有關,對流散熱還與氣體的流速有關。當環境溫度等于或高于皮膚溫度時,蒸發上升為機體的主要或唯一散熱方式。
6.體溫調節的基本中樞位于下丘腦,視前區-下丘腦前部的熱敏神經元和冷敏神經元起調定點的作用。
【歷年考題點津】
1.食物的氧熱價是指
A.1g食物氧化時所釋放的能量
B.1g食物燃燒時所釋放的能量
C.食物氧化消耗1L氧時所釋放的能量
D.氧化1g食物,消耗1L氧時所釋放的能量
E.1g食物所含的能量
答案:C
2.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動力效應,進食時應注意
A.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
B.調整各種營養成分的攝入比例
C.適當增加能量攝入總量
D.適當減少能量攝入總量
E.細嚼慢咽,以減少這種特殊動力效應
答案:C
3.食物中每克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可供給能量(kcal)分別為
A.4,4,9
B.9,4,4
C.4,9,4
D.4,9,9
E.9,9,4
答案:C
14.使基礎代謝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
A.糖皮質激素
B.腎上腺素
C.雌激素
D.甲狀腺激素
E.甲狀旁腺激素
答案:D
【解析】本章考查影響能量代謝的因素,基礎代謝率,機體的產熱和散熱以及食物的熱價、氧熱價和呼吸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