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壓檢查
正常人的血壓在不同生理情況下有一定的波動幅度,當焦慮、緊張、應激狀態或體力活動時,血壓均可升高。此外,收縮壓隨年齡的增長上升,故而高血壓與正常血壓的界線不易劃分。1979年我國修訂的血壓測量方法和高血壓診斷標準如下:
1.休息15分鐘后,取坐位測右臂血壓,應反復測量幾次,直至血壓值相對穩定。舒張壓以聲音消失為準,如聲音持續不消失,則采用變音時數值。同日內間隔1小時,或隔日再次核實。
2.凡收縮壓≥21.2kPa(160mmHg)和(或)舒張壓≥12.6kPa(95mmHg),經核實即可確診。血壓18.7~21.2/12~12.6kPa(140~160/90~95mmHg )為臨床高血壓。
3.以往有高血壓史,未治療3個月以上,此次檢查血壓正常者,不列為高血壓;如一向服藥治療而此次檢查血壓正常,仍應診斷為高血壓。
育齡女性罹患第一期高血壓居多,血管并發癥少見,且眼底、心電圖、心臟、腎功能檢查常無異常,故診斷必須僅以動脈壓升高為依據。首次就診如在妊娠中期,由于外周血管擴張、血液稀釋及胎盤形成動靜脈短路,可使40%的患者收縮壓下降2.7kPa(20mmHg),而使診斷復雜化。首次就診即有腎功能損害,則難以鑒別為慢性腎小球腎炎或慢性腎盂腎炎引起的癥狀性高血壓,還是由原發性高血壓引起的腎臟病變。
三叉神經痛
記憶歌訣:觸發點、扳機點,卡馬西林是首選。
一、臨床表現
典型表現:觸發點、板機點、痛性抽搐(只要題目里出現這個三個詞就是三叉神經痛) 伸舌向患側偏
二、診斷和鑒別診斷
1、診斷:根據疼痛的部位、性質、扳機點,以及神經系統無陽性體征,診斷不難。
2、鑒別診斷: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的感覺運動障礙(表現為角膜反射遲鈍),還合并其他腦神經麻痹(表現為患側咬肌無力,張口下頜向患側偏斜),就是繼發性三叉神經痛。
三、治療
(四)藥物治療:首選卡馬西平(癲癇也用它),它的副作用是過敏性皮炎;
(五)射頻熱凝術:老年人首選。破壞三叉神經的痛覺纖維,不損害觸覺纖維。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