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
1.骨折的特有體征為畸形、異常活動、骨擦音或骨擦感。具有其中之一者即可診斷為骨折。
2.X線片對骨折的類型、移位情況、指導復位及復位成功與否有重要價值。
3.四肢長骨干骨折應拍包括骨折鄰近一個關節在內的正側位片;手(指)掌骨和跖(趾)骨應拍正位及斜位片。
4.脂肪栓塞綜合征發生于成人長骨干骨折,臨床表現為肺、腦栓塞的表現,出現致煩躁不安、嗜睡、呼吸功能不全、發紺、胸部拍片有廣泛性肺實變,嚴重者可死亡。
5.不同部位骨折最可能傷及的主要血管、神經。
6.骨筋膜室綜合征是肢體骨折創傷的嚴重并發癥,是由骨、骨間膜、肌間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內的肌肉和神經等組織,因急性缺血而產生的一系列早期征候群。因缺血的時間、程度的不同可導致:
①瀕臨缺血性肌攣縮;
②缺血性肌攣縮;
③壞疽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7.骨折的早期并發癥有休克、主要血管損傷、周圍神經損傷、脊髓損傷、內臟器官損傷、脂肪栓塞綜合征及骨筋膜室綜合征等。
8.骨折的晚期并發癥有墜積性肺炎、褥瘡、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感染、損傷性骨化、創傷性關節炎、關節僵硬、缺血性骨壞死及缺血性肌攣縮等。
9.記住骨折急救的目的。
10.骨折急救的具體措施,包括搶救休克、包扎創口、妥善固定、迅速轉運。
11.骨折急救固定的目的是:
①避免在搬運過程中骨折端對周圍組織的進一步損傷;
②減少骨折端的活動,減輕病人的疼痛;
③便于運送。
12.骨折的治療原則是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
13.骨折的愈合可分為血腫機化演進期、原始骨痂形成期和骨痂改造塑形期。
14.影響骨折愈合的因素有: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軟組織損傷程度,骨折端有無軟組織嵌入或感染因素,年齡、健康狀況、治療的正確與否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