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A1型題 |
第 7 頁:B1型題 |
B1型題:以下提供若干組考題,每組考題共用在考題前列出的A、B、C、D、E五個備選答案。請從中選擇一個與問題關系最密切的答案。某個備選答案可能被選擇一次、多次或不被選擇。
(59-60題共用備選答案)
A.患肢縮短,髖屈曲內收內旋畸形
B.患肢短縮,髖屈曲內收外旋畸形
C.患肢短縮,髖屈曲外展內旋畸形
D.患肢短縮,髖屈曲外展外旋畸形
E.患肢增長,髖伸直外展外旋畸形
答案 A B C D E 59.股骨頸骨折內收型可有
答案 A B C D E 60.髖關節后脫位可有
正確答案:59.B,60.A 解題思路:股骨頸骨折常見于老年人的損傷,其根據X線表現可分為:內收骨折和外展骨折。臨床表現都可表現為患肢縮短,外旋畸形。髖關節后脫位的臨床表現特征如上所述為患肢縮短,髖關節呈屈曲,內收,內旋畸形,并伴有明顯疼痛。
(61-62題共用備選答案)
A.X線片示:骨端膨脹性溶骨性破壞
B.X線片示:短骨膨脹,有蜂窩狀骨吸收區夾雜鈣化斑塊
C.X線片示:長骨干骺端骨破壞和日光射線現象,可有codman三角
D.X線片示:骨膜板層狀或"蔥皮狀"反應性骨形成和骨破壞
E.X線片示:自長骨干骺突出的骨性病損
答案 A B C D E 61.骨軟骨瘤
答案 A B C D E 62.骨肉瘤
正確答案:61.E,62.C 解題思路:骨軟骨瘤為骨的良性腫瘤,又稱骨疣。多見于年輕病人。多發于生長最活躍的干骺端,如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僅有1%的單純性骨軟骨瘤可惡變,多發性骨軟骨瘤發生惡變的機會比單發的多。骨軟骨瘤本身無癥狀,可因壓迫周圍組織而出現癥狀。X線表現為骨性病損自干骺端突出。骨肉瘤為惡性腫瘤,多發于青少年,常見的發生部位也是骨骺生長最活躍的部位,X線表現有典型的Codman三角和日光射線癥。
(63-67題共用備選答案)
A.1~1.5小時
B.4~6周
C.10~14天
D.6~8小時
E.48小時
答案 A B C D E 63.斷肢再植術后最易發生血管危象的時間是
答案 A B C D E 64.手外傷術后傷口拆線的時間為
答案 A B C D E 65.上肢止血帶最多不超過
答案 A B C D E 66.神經損傷修復術后肢體固定的時間為
答案 A B C D E 67.高位離斷肢體在常溫下的再植時限為
正確答案:63.E,64.C,65.A,66.B,67.D 解題思路:斷指再植后的48小時最容易發生血管危象。手部傷口的拆線時間約在2周左右。上肢止血帶的使用最多不能超過1.5小時,否則會導致組織缺血、壞死。神經修復術后肢體需固定4~6周。高位離斷肢體在常溫下的再植時限為6~8小時。
(68-69題共用備選答案)
A.腰2~3間盤后外側突出
B.腰3~4間盤后外側突出
C.腰4~5間盤后外側突出
D.腰5~骶1間盤后外側突出
E.骶1~2間盤后外側突出
答案 A B C D E 68.拇趾背伸乏力或不能,小腿前側和足內側皮膚感覺改變,出現在
答案 A B C D E 69.趾跖屈乏力或不能,外踝部和足外側皮膚感覺改變,出現在
正確答案:68.D,69.E 解題思路: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表現中神經系統表現為:感覺異常;肌力下降;反射異常。突出部位不同出現相應的神經根受壓的表現。如腰5神經根受累者,小腿前外側和足內側皮膚感覺改變;踝及趾背伸力下降。如骶1神經根受壓時,外踝附近及足外側痛和觸覺減退,伴有趾及足跖屈力減弱和踝反射減弱或消失。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