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5 頁:答案 |
[參考答案]
A型題
1.E 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體為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與內源性病原體的混合感染,后者包括需氧菌及厭氧菌。
2.C 盆腔炎性疾病多發生在性活躍期、有月經的婦女。
3.E 盆腔炎性疾病包括子宮內膜炎、輸卵管炎、輸卵管卵巢膿腫、盆腔腹膜炎,不包括直腸旁結締組織炎。
4.D 性伴侶使用避孕套可以降低盆腔炎性疾病的發病率。
5.C 產后及流產感染以淋巴及黏膜途徑播散;結核桿菌以血行播散為主;闌尾炎癥通過直接蔓延至內生殖器;淋病奈瑟菌通過性接觸可直接感染生殖道,而非先侵及泌尿系統后再蔓延至生殖道。
6.C 盆腔炎性疾病患者,病情輕者可無任何癥狀,子宮內膜炎可表現為月經不規律或經間期出血。病變累及腹膜可出現嘔吐及腹瀉等消化道癥狀。
7.D 盆腔炎性疾病的最低診斷標準為:宮頸舉痛或宮體壓痛或附件區壓痛,而非下腹疼痛,下腹反跳痛,下腹壓痛。體溫大于38.3℃是附加標準之一。
8.E 盆腔炎性疾病的附加診斷標準,體溫大于38.3℃;宮頸或陰道異常黏液膿性分泌物;陰道分泌物0.9%氯化鈉溶液涂片見到大量白細胞;紅細胞沉降率升高;血C反應蛋白升高;實驗室證實的宮頸淋病奈瑟菌或衣原體陽性。
9.A 治療盆腔炎性疾病時,抗生素的使用原則是經驗性、及時、廣譜以及個體化。及時抗生素治療可以降低后遺癥的發生,因此最初的治療往往不能等待藥敏結果,懷疑盆腔炎性疾病者應盡早接受治療。病情嚴重者,需臥床休息,采取半臥位,有利于炎癥局限。盆腔炎性疾病行抗生素治療者,常在治療后72小時評價治療效果,頻繁的婦科檢查,有可能導致炎癥擴散。
10.C 盆腔炎性疾病的后遺癥包括:不孕、異位妊娠、慢性盆腔痛、盆腔炎性疾病反復發作,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無關。
11.C 盆腔炎性疾病的治療以抗生素為主,即使較嚴重的盆腔炎性疾病出現嘔吐、腹瀉等腹膜炎癥狀,高熱以及輸卵管膿腫也以抗生素藥物治療為主。對于較嚴重病例如輸卵管卵巢膿腫,藥物治療72小時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
12.D 宮腔操作選擇在月經干凈后3—7日。
13.C 輸卵管炎及輸卵管卵巢炎是最常見的盆腔炎性疾病。
14.A 輸卵管結核占生殖器結核的90%~100%。
15.C 血行傳播是其特征。多為繼發性感染。因血行傳播多為雙側輸卵管受累。
16.B 以繼發感染居多,附件區觸到包塊,未婚女性可考慮本病;常出現月經失調,先是月經過多,病久月經過少直至閉經;是原發不孕的主要原因。
17.D 其他檢查方法均不特異。
18.E 見輸卵管有多處狹窄部分,呈典型串珠狀或顯示管腔細小而僵直,有診斷價值。
19.D 無組織物刮出,不能排除子宮內膜結核。
20.A 輸卵管結核占多數,雙側性居多。子宮內膜結核常由輸卵管結核蔓延而來;卵巢結核常侵犯卵巢表層;宮頸結核很少見。盆腔腹膜結核與子宮內膜結核無明顯關系。
21.B 生殖器結核好發于青壯年。
22.E 23.D 24.C
25.D 患者有宮腔操作史,有誘發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宮頸充血,子宮壓痛明顯,加上發熱,提示有盆腔炎性疾病的可能性。查體附件區無陽性發現,提示無輸卵管卵巢炎,宮頸無舉痛,提示無腹膜刺激征,故子宮內膜炎及子宮肌炎可能性
大。若為不全流產,陰道流血較多,查體子宮往往較大,若未合并感染,壓痛不明
顯,超聲檢查能進一步排除診斷。
26.E 有宮腔操作史出現腹痛、發熱應首先排除盆腔炎性疾病,再考慮其他疾病。
27.E 患者存在兩種情況:一是盆腔炎性疾病的再次發作,形成輸卵管卵巢炎性包塊或輸卵管卵巢膿腫,抗生素治療無效,并且出現腹脹的炎性中毒癥狀,需行剖腹探查行病灶切除或引流。也可能為其他疾病,如腫瘤的壞死或感染,也要行剖腹探查明確診斷。
28.B 宮頸活檢可明確有無宮頸結核,并能排除其他宮頸疾病。
29.D 診斷提示盆腔炎性疾病。有宮腔操作史,有誘發盆腔炎性疾病的高危因素,宮頸舉痛,子宮壓痛明顯,右附件稍增厚,壓痛,具備盆腔炎性疾病診斷的基本標準;患者發熱,白細胞升高,提示有炎癥的可能性,提高盆腔炎性疾病的特異性。該患者無泌尿系統的癥狀及體征,故不考慮急性腎盂腎炎、急性膀胱炎。
30.E 其他治療均不適宜。
31. A 患者為性傳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子宮壓痛,右附件區壓痛,提示符合盆腔炎性疾病的最低診斷標準,高熱以及宮頸口有膿性分泌物提示診斷的特異性增加,雖然可能同時存在宮頸炎癥,但主要的病變還是為盆腔炎性疾病;颊邿o消化道癥狀,不首先考慮闌尾炎。雖然梅毒也為性傳播疾病,但極少表現為發熱及腹痛。
32.D 患者的病原體可能為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體是主要的病原體,淋病奈瑟菌盆腔炎性疾病可有高熱,但沙眼衣原體感染很少高熱,因此推測該患者的病原體可能為淋病奈瑟菌,抗生素主要選擇頭孢曲松鈉。
33.D 年輕女性,原發不孕,伴有低熱,月經稀少,提示有生殖器結核的可能性,查體子宮略小,輕壓痛,右附件區觸及5cm包塊,質韌,表面不平,活動度差,提東包塊粘連固定,符合結核的特點。可行診斷性刮宮明確有無內膜結核。血常規、血C—反應蛋白、ESR均無特異性。該患者月經稀少,但五月經周期的改變,異位妊娠的可能性不大。
34.A 35.E
36.D 陰道分泌物0.9%氯化鈉濕片中白細胞升高,提高診斷盆腔炎性疾病的特異性,若白細胞很少,基本可排除盆腔炎性疾病。
37.D
38.B 盆腔炎性疾病以抗生素治療為主。
39.B 抗生素選擇的原則,同時針對性傳播疾病的病原體(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體)以及需氧菌及厭氧菌,多選用聯合用藥方案。頭孢曲松鈉具有抗淋病奈瑟菌以及需氧菌及厭氧菌的作用。由于淋病奈瑟菌感染多合并沙眼衣原體感染,可同時加用多西環素針對沙眼衣原體感染。紅霉素+多西環素方案:抗菌譜均為革蘭陽性及沙眼衣原體。環丙沙星+慶大霉素方案不合理,前者具有抗需氧菌中革蘭陽性及革蘭陰性菌的作用,但無抗厭氧菌的作用,而慶大霉素也有抗革蘭陰性菌的作用,也無抗厭氧菌的作用。甲硝唑+克林霉素方案:兩者均為抗厭氧菌藥物。紅霉素十甲硝唑方案:前者抑制革蘭陽性菌及沙眼衣原體,后者抗厭氧菌,該方案無抗革蘭陰性菌及淋病奈瑟菌的作用。
B型題
40.B 41.E 42.C 43.A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