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色在线观看视频-黄色在线免费看-黄色在线视频免费-黄色在线视频免费看-免费啪啪网-免费啪啪网站

首頁 - 網校 - 萬題庫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導航
您現在的位置: 考試吧 > 執業醫師考試 > 臨床助理醫師 > 模擬試題 > 兒科學 > 正文

2020年臨床助理醫師《兒科學》練習題及答案(4)

來源:考試吧 2020-04-10 14:53:15 要考試,上考試吧! 執業醫師萬題庫
“2020年臨床助理醫師《兒科學》練習題及答案(4)”供考生參考。更多臨床助理醫師考試模擬試題信息請訪問考試吧執業醫師考試網,或關注微信“萬題庫執業醫師考試”。
第 1 頁:試題
第 2 頁:答案

  一、A1

  1、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給嬰兒首選的應易于吸收、能滿足生長需要、又不易產生食物過敏。首選添加的是含強化鐵的米粉。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不論母乳喂養、人工喂養或混合喂養嬰兒,都應按時添加過渡期食物(輔食)。

  添加過渡期食物(輔食)的原則 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應在小兒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時逐步添加。

  3、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①初乳一般指產后4~5天內的乳汁,質略稠而帶黃色,含脂肪較少而球蛋白較多,微量元素鋅、白細胞、SIgA等免疫物質及生長因子、牛磺酸等都比較多,對新生兒生長發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②過渡乳是產后5~14天的乳汁,含脂肪最高,蛋白質與礦物質逐漸減少;③成熟乳為產后第15天~9個月的乳汁;④晚乳指10個月以后的乳汁,量和營養成分都漸減少。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母乳優點:①蛋白質總量雖較少,但其中白蛋白多而酪蛋白少,故在胃內形成凝塊小,易被消化吸收;含優質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較多,有利于嬰兒腦的發育;

  ②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較多,供給豐富的必需脂肪酸,脂肪顆粒小,又含較多解脂酶,有利于消化吸收;

  ③乳糖量多,可促進腸道乳酸桿菌生長;

  ④含微量元素 如鋅、銅、碘較多,鐵含量雖與牛乳相同,但其吸收率卻高于牛乳5倍,故母乳喂養者貧血發生率低;

  ⑤鈣磷比例適宜(2:1),易于吸收,較少發生佝僂病;但維生素D和K含量較低,故鼓勵戶外活動,乳母適當補充維生素K;

  ⑥含較多的消化酶如淀粉酶、乳脂酶等,有助于消化。

  牛乳是最常用的代乳品 ,但成分并不適合嬰兒。牛乳中所含乳糖較人乳中為少,故喂食時最好添加5%~8%的糖,且主要是甲型乳糖。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隱匿型

  沒有典型發作時可通過刺激神經肌肉而引出下列神經肌肉興奮的體征:

  (1)面神經征(Chvostek sign):以指尖或叩診錘輕叩顴弓與口角間的面頰部,出現眼瞼及口角抽動為陽性,新生兒可呈假陽性。

  (2)腓反射:以叩診錘擊膝下外側腓骨小頭處的腓神經,引起足向外側收縮者為陽性。

  (3)陶瑟征(Trousseau征)以血壓計袖帶包裹上臂,使血壓維持在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5分鐘內該手出現痙攣為陽性。

  6、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食物中鈣、磷含量過低或比例不當 食物中鈣磷比例直接影響鈣、磷的吸收,母乳鈣磷比例適宜(2:1),鈣的吸收率較高;而牛乳鈣磷含量雖高于人乳,但鈣磷比例不當,鈣的吸收率較低,故人工喂養者更易發生佝僂病。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病因

  1.圍生期維生素D不足 。

  2.日光照射不足 。

  3.維生素D攝入不足 。

  4.食物中鈣、磷含量過低或比例不當 。

  5.維生素D需要量增加 嬰兒生長速度快,維生素D需要量大,佝僂病的發生率高,早產兒生長速度較足月兒快且體內儲鈣不足,最易發生佝僂病。2歲以后生長速度減慢,戶外活動增多,佝僂病的發病明顯減少。

  6.疾病或藥物影響 胃腸道或肝膽疾病影響維生素D及鈣磷的吸收和利用,肝、腎嚴重受損可致維生素D羥化障礙,1,25-(OH)2D3不足而引起佝僂病。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可加速維生素D的分解,使之失去活性;糖皮質激素能拮抗維生素D對鈣的轉運,都能導致佝僂病。早產兒需要維生素量增加。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是由于兒童體內維生素D不足使鈣、磷代謝紊亂,產生的一種以骨骼病變為特征的全身慢性營養性疾病,主要見于2歲以下嬰幼兒。

  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是因維生素D缺乏致血清鈣離子濃度降低,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引起,表現為全身驚厥、手足肌肉抽搐或喉痙攣等。多見于6個月以內的小嬰兒。維生素D缺乏早期是甲狀旁腺反應遲鈍,PTH尚不能充分代償,致使血磷正常而血鈣降低。

  因血中鈣離子降低,使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而引起相應癥狀。正常血清總鈣濃度為 2.25~2.27mmol/L(9~11mg/dl),依靠維生素D、甲狀旁腺素和降鈣素三者進行調節而保持相對穩定。

  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添加過渡期食物(輔食)的時間和步驟(4個階段) 根據小兒生長發育所需及消化吸收功能的成熟情況,按月齡順序增加各類過渡期食物(輔食)。

  1~3個月:汁狀食物,如水果汁、青菜湯、魚肝油和鈣劑。

  4~6個月:泥狀食物,如米湯、米糊、稀粥、蛋黃、魚泥、菜泥、果泥。

  7~9個月:末狀食物,如粥、爛面、碎菜、蛋、魚、肝泥、肉末、豆腐、餅干、饅頭片、面包片、熟土豆、芋頭等。

  10~12個月:碎狀食物,如粥、軟飯、爛面條、豆制品、碎菜、碎肉、帶餡食品等。

  10、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恢復期

  經適當治療后患兒臨床癥狀減輕至消失,精神活潑,肌張力恢復。血清鈣磷濃度數天內恢復正常,鈣磷乘積亦漸正常,堿性磷酸酶4~6周恢復正常。X線表現于2~3周后即有改善,臨時鈣化帶重新出現,逐漸致密并增寬,骨質密度增濃,逐步恢復正常。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清25-(OH)D3(正常值10~60μg/L)和1,25-(OH)2D3(正常值0.03~0.06μg/L)水平在佝僂病初期就已明顯降低,為可靠的早期診斷指標。

  12、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 應立即控制驚厥解除喉痙攣,補充鈣劑。

  1.急救處理 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癥狀,對喉痙攣者應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插管。

  2.鈣劑治療 用10%葡萄糖酸鈣5~10ml加入葡萄糖10~20ml緩慢靜脈注射(10分鐘以上)或靜脈滴注,鈣劑注射不可過快,否則有引起心跳驟停的危險。驚厥反復發作者每日可重復使用鈣劑2~3次,直至驚厥停止,以后改口服鈣劑治療。鈣劑不宜與乳類同服,以免形成凝塊影響其吸收。

  3.維生素D治療 應用鈣劑后即可同時用維生素D治療,用法同佝僂病治療方法。

  1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脂肪供能占總能量的比例:6個月以下嬰兒為45%~50%,6個月~2歲為35%~40% ,2~7歲為30%~35% ,7歲以上為25%~30%。

  14、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排泄丟失 通常嬰幼兒這部分損失約占總能量的10%,即8~11kcal(33.47~46.02kJ)/(kg·d),當腹瀉或胃腸道功能紊亂時可成倍增加。

  1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食物熱力作用指在進餐后幾小時內,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營養素的過程中出現能量消耗額外增加的現象,即食物代謝過程中所消耗的能量,又稱為食物熱力作用。與食物成分有關,蛋白質食物的熱力作用最高,故嬰兒此項能量所需占總能量的7%~8%,而混合膳食的年長兒僅為5%。

  1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基礎代謝所需 為在清醒、安靜、空腹狀況下,處于18~25℃環境中人體維持生命進行最基本生理活動所需的能量。小兒基礎代謝的能量需要量較成人高,并隨年齡增長、體表面積的增加而逐漸減少。基礎代謝所需在嬰兒期占總能量的50%。1歲以內嬰兒約需55kcal (230.12kJ)/(kg·d),7歲時約需44kcal(184.10kJ)/(kg·d),12歲時約需30kcal(125.52kJ)/(kg·d)。

  1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預防 小兒應提倡母乳喂養,及時添加輔食,增加戶外活動。①胎兒期預防:孕母應注意攝入富含維生素D及鈣、磷的食物,并多曬太陽,冬春季妊娠或體弱多病者可于孕后期給予維生素D及鈣劑。②新生兒期預防:自出生2周后即應補充維生素D,一般維生素D每日生理需要量為400IU,連續服用,不能堅持者可給維生素D 10萬~20萬IU一次肌肉注射(可維持2個月)。③嬰幼兒期預防:多曬太陽是預防佝僂病簡便有效措施。一般維生素D每日需要量為400IU。2歲以后小兒生長發育減慢,戶外活動增多,飲食多樣化,一般已不需補充維生素D制劑。如果飲食中含鈣豐富不必加服鈣劑。

  18、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治療的目的為控制活動期,防止骨骼畸形。

  19、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補充維生素D制劑:①口服法:每日給維生

  素D 0.2萬~0.4萬IU或1,25-(OH)2D3(羅蓋全) 0.5~2.0μg,連服2~4周后改為預防量,恢復期可用預防量維持。需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D時宜用純維生素D制劑,而不宜用魚肝油,以防維生素A中毒;②突擊療法:有并發癥或不能口服者,或重癥佝僂病者,可用此法。肌注維生素D320萬~30萬IU,一般1次即可,1個月后隨訪若明顯好轉,改預防量口服維持,若好轉不明顯,可再肌注1次。

  20、

  【正確答案】 A

  二、A2

  1、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奶量計算法(奶量供應估計):嬰兒每日牛奶需要量個體差異較大,可根據具體情況增減。一般按每日能量和水的需要計算:嬰兒每日能量需要量為100kcal(418.4kJ)/kg,每日水需要量為150ml/kg。

  ①嬰兒配方奶粉攝入量估計:一般市售嬰兒配方奶粉1g供能約5kcal (20.92kJ),嬰兒每日能量需要量約為100kcal(418.4kJ)/kg,則每日嬰兒配方奶粉攝入量約為 20g/kg;

  ②全牛奶攝入量估計:100ml含8%糖的全牛奶供能約100kcal(418.4kJ),其中全牛奶 100ml供能67kcal(280.33kJ),糖8g供能32kcal(133.89kJ)嬰兒每日能量需要量約為100kcal(418.4kJ)/kg,故嬰兒每日需8%糖、牛奶100ml/kg。嬰兒現在體重是5kg,應該是500ml。

  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增加輔食同時逐漸減少哺乳次數,一般于12個月左右可完全斷奶,母乳量仍多者也可延至1.5~2歲,但切忌驟然斷奶,以免因小兒不適應其他食品而引起攝食量突然減少,甚至發生營養不良。

  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營養性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臨床表現

  1.典型發作

  (1)驚厥:最為常見,多見于嬰兒。多為無熱驚厥,突然發生,表現為雙眼球上翻,面肌顫動,四肢抽動,意識喪失,持續時間為數秒鐘到數分鐘,數日1次或者1日數次甚至數十次不等。抽搐發作停止后意識恢復,活潑如常。

  (2)手足搐搦:多見于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發作時意識清楚,兩手腕屈曲,手指伸直,大拇指緊貼掌心,足痙攣時雙下肢伸直內收,足趾向下彎曲呈弓狀。

  (3)喉痙攣:多見于嬰兒。由于聲門及喉部肌肉痙攣而引起吸氣困難,吸氣時發生喉鳴,嚴重時可發生窒息,甚至死亡。

  2.隱匿型 沒有典型發作時可通過刺激神經肌肉而引出下列神經肌肉興奮的體征:

  (1)面神經征:以指尖或叩診錘輕叩顴弓與口角間的面頰部,出現眼瞼及口角抽動為陽性,新生兒可呈假陽性。

  (2)腓反射:以叩診錘擊膝下外側排骨小頭處的排神經,引起足向外側收縮者為陽性。

  (3)陶瑟征:以血壓計袖帶包裹上臂,使血壓維持在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5分鐘內該手出現痙攣為陽性。

  嬰兒痙攣癥,實際是嬰兒時期一種特殊類型的癲癇。此病多發于3~7個月的嬰兒,其病因可能與產傷、新生兒窒息、病毒性腦炎、宮內感染、先天性弓形體病、先天性腦發育畸形和某些代謝性疾病有關。

  4、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患兒驚厥不伴發熱,首先除外熱驚厥,而且有多汗、枕禿、方顱等佝僂病表現,血鈣降低,血磷升高,結合反復驚厥病史,支持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

  5、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喉痙攣:多見于嬰兒。由于聲門及喉部肌肉痙攣而引起吸氣困難,吸氣時發生喉鳴,嚴重時可發生窒息,甚至死亡。

  6、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患者是出現血生化及骨骼X線改變:血鈣稍降低,血磷明顯降低, X線檢查干骺端臨時鈣化帶模糊或消失,呈毛刷樣,考慮是佝僂病的激期,還可能會伴有杯口狀改變;骺軟骨明顯增寬,骨髓與干骺端距離加大;骨質普遍稀疏,密度減低,可有骨干彎曲或骨折。

  7、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補充維生素D制劑:①口服法:每日給維生素D 0.2萬~0.4萬IU或1,25-(OH)2D3(羅蓋全) 0.5~2.0μg,連服2~4周后改為預防量,恢復期可用預防量維持。需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D時宜用純維生素D制劑,而不宜用魚肝油,以防維生素A中毒;②突擊療法:有并發癥或不能口服者,或重癥佝僂病者,可用此法。肌注維生素D320萬~30萬IU,一般1次即可,1個月后隨訪若明顯好轉,改預防量口服維持,若好轉不明顯,可再肌注1次。

  8、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應立即控制驚厥,解除喉痙攣,補充鈣劑,并補充維生素D。

  1.急救處理 應迅速控制驚厥或喉痙攣,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癥狀,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插管。

  2.鈣劑治療 用10%葡萄糖酸鈣5~10ml加入葡萄糖10~20ml緩慢靜脈注射(10分鐘以上)或靜脈滴注,鈣劑注射不可過快,否則有引起心跳驟停的危險。驚厥反復發作者每日可重復使用鈣劑2~3次,直至驚厥停止,以后改口服鈣劑治療。鈣劑不宜與乳類同服,以免形成凝塊影響其吸收。

  3.維生素D治療 癥狀控制并應用鈣劑后,可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補充維生素D。

  9、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題小兒表現為無熱驚厥,加之有缺鈣的表現,考慮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癥,首先要控制驚厥,通常使用10%水合氯醛40mg/kg保留灌腸或地西泮每次0.1~0.3mg/kg肌注控制驚厥,同時還要立即給氧。

  10、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活動期(激期)除初期癥狀外,主要表現為骨骼改變和運動功能發育遲緩。骨骼改變往往在生長最快的部位最明顯,故不同年齡有不同的骨骼表現。要檢查是腕部X線攝片,測血清鈣磷、體格檢查和骨密度等。

  11、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佝僂病初期(早期)此期常無明顯骨骼改變,X線片檢查多正常,或僅見臨時鈣化帶稍模糊。血生化檢查改變輕微:血鈣濃度正常或稍低,血磷濃度降低,鈣磷乘積稍低(30~40),堿性磷酸酶增高或正常。

  12、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兒生活一直是母乳喂養,8個月才添加輔食,患兒消瘦、腹部脂肪減少,肌肉松弛多考慮是營養不良造成的。

  13、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營養不良最先出現的癥狀是體重不增,繼之體重下降,病久者身高也低于正常。皮下脂肪逐漸減少或消失,首先為腹部,其次為軀干、臀部、四肢,最后為面頰部。病久者皮膚干燥、蒼白,失去彈性,肌張力減低,肌肉松馳,身高也低于正常。

  1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嬰兒每日總能量需要約為100kcal/kg,以后每增加3歲減去10kcal/kg,到15歲時為50kcal/kg。

  15、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重度營養不良供給的熱量為從每日40~60kcal/kg開始并根據情況逐漸少量增加。

  三、A3/A4

  1、

  【正確答案】 D

  【正確答案】 D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患者有吸氣性困難,吸氣的喉鳴,并且是不發熱,發作間期正常,并且顱骨軟化,考慮是維生素D佝僂病手足搐搦癥,出現的喉痙攣。

  維生素D缺乏早期甲狀旁腺反應遲鈍,PTH尚不能充分代償,致使血磷正常而血鈣降低。當血總鈣低于1.75~1.88mmo1/L(7~7.5mg/dl)或鈣離子低于1.0mmol/L(4mg/dl)時可引起手足搐搦發作。

  急救處理應迅速控制驚厥或喉痙攣,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癥狀,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插管。

  2、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病多見于3個月~2歲的小兒, 非特異性的神經興奮性增高癥狀,如易激惹,煩躁,睡眠不安,夜間驚啼,多汗(與季節無關),枕禿(因煩躁及頭部多汗致嬰兒常搖頭擦枕)該患兒一直是混合喂養,沒有添加輔食。缺少維生素D。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1.圍生期維生素D 不足母親妊娠期,特別是妊娠后期維生素D營養不足,如母親嚴重營養不良、肝腎疾病、慢性腹瀉,以及早產、雙胎均可使得嬰兒體內貯存不足。

  2.日光照射不足 體內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為皮膚內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線照射生成。冬季日照時間短、紫外線弱,所以冬春季,缺乏戶外活動,城市居住者佝僂病的發病率高。

  3.維生素D攝入不足 母乳和牛乳含維生素D的量均較少,不能滿足需要,若不曬太陽或不補充魚肝油、蛋黃、肝等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就易患佝僂病。

  4.食物中鈣、磷含量過低或比例不當 食物中鈣磷比例直接影響鈣、磷的吸收,母乳鈣磷比例適宜(2:1),鈣的吸收率較高;而牛乳鈣磷含量雖高于人乳,但鈣磷比例不當(1.2:1),鈣的吸收率較低,故入工喂養者更易發生佝僂病。

  5.維生素D需要量增加 嬰兒生長速度快,維生素D需要量大,佝僂病的發生率高,早產兒生長速度較足月兒快且體內儲鈣不足,最易發生佝僂病。2歲以后生長速度減慢,戶外活動增多,佝僂病的發病明顯減少。

  6.疾病或藥物影響 胃腸道或肝膽疾病影響維生素D及鈣磷的吸收和利用,肝、腎嚴重受損可致維生素D經化障礙,1,25-(OH)2D3不足而引起佝僂病。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如苯妥英鈉、苯巴比妥可加速維生素D的分解,使之失去活性;糖皮質激素能拮抗維生素D對鈣的轉運,都能導致佝僂病。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骨骼病變

  因小兒身體各部骨骼的生長速度隨年齡不同而異,故不同年齡有不同骨骼表現。

  ①顱骨軟化:是佝僂病最早出現的體征,主要見于6個月以內嬰兒,檢查者用雙手固定嬰兒頭部,指尖稍用力壓顳部或枕骨中央部位時,可有壓乒乓球樣的感覺,故稱"乒乓頭",<3個月的低出生體重兒近骨縫周圍顱骨軟化為正常現象。

  ②方顱;多見于8~9個月以上的嬰兒,額骨和頂骨雙側骨樣組織增生呈對稱性隆起形成"方盒狀"頭形(從上向下看),嚴重時呈鞍狀或十字狀頭形,方顱應與前額寬大的頭形區別。

  ③前囟閉合延遲:嚴重者可遲至2~3歲,頭圍也較正常增大。

  ④乳牙萌出延遲:可遲至10個月甚至1歲多方出牙,3歲才出齊,有時出牙順序顛倒,或牙釉質發育差,易患齲齒,甚至可影響到恒牙鈣化。恒牙的門齒、犬齒和第一磨牙常表現為釉質發育差。

  3、

  【正確答案】 E

  【正確答案】 D

  【正確答案】 B

  【答案解析】 患兒5個月,人工喂養,易驚、多汗、睡眠少,查體枕后有乒乓球感,考慮存在佝僂病。在佝僂病基礎上出現驚厥,最有可能是由低鈣引起的。有佝僂病的癥狀體征,臨床出現無熱驚厥、手足搐搦,無其他神經系統體征,考慮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可能性大。

  在治療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時,應立即控制驚厥,解除喉痙攣,補充鈣劑,然后補充維生素D。要嚴格遵守治療原則和用藥順序,先治“標”,后治“本”,不可顛倒。

  急救處理: 應迅速控制驚厥或喉痙攣,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癥狀,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插管。

  4、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患者有方顱、夜驚,沒有添加輔食,考慮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維生素D缺乏加之甲狀旁腺功能代償不全,致血鈣降低到1.75~1.88mmol/L(7.0~7.5mg/dl)以下,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出現驚厥、喉痙攣或手足搐搦。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清鈣低于1.75~1.88mmol/L(7~7.5mg/dl),或離子鈣低于1.0mmol/L(4mg/dl),可作出正確診斷。此外,用鈣劑治療后抽搐停止,手足痙攣很快緩解亦有助于診斷。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就本題而言,驚厥是由低鈣導致的,所以,本題中先用止痙藥,在治療維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癥時,應立即控制驚厥,解除喉痙攣,補充鈣劑,然后補充維生素D。要嚴格遵守治療原則和用藥順序,先治“標”,后治“本”,不可顛倒。

  1.急救處理 應迅速控制驚厥或喉痙攣,可用苯巴比妥,水合氯醛或地西泮迅速控制癥狀,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氣管插管。

  2.鈣劑治療 用10%葡萄糖酸鈣5~10ml加入葡萄糖10~20ml緩慢靜脈注射(10分鐘以上)或靜脈滴注,鈣劑注射不可過快,否則有引起心搏驟停的危險。驚厥反復發作者每日可重復使用鈣劑2~3次,直至驚厥停止,以后改口服鈣劑治療。鈣劑不宜與乳類同服,以免形成凝塊影響其吸收。

  5、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小兒添加輔食一般是在4~6月才開始,所以該選項是不恰當。

  【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佝僂病早期多見于6個月內,特別是3個月以內小嬰兒,多為神經興奮性增高的表現,如易怒、煩鬧、汗多刺激頭皮而搖頭等。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雙胎兒生后1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800IU/d,3個月后該預防量;足月兒生后2周開始補充維生素D400IU/d,均補充至2歲。

  6、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患兒有腹瀉史(吸收不良)且腹部皮下脂肪減少,心音低鈍,脈搏緩慢。2歲的孩子身高應為 2×7+75=89cm,而題中患兒的身高只有83cm。體重2歲,應該是12kg,身高和體重都不達標,所以此題選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

  【正確答案】 A

  【答案解析】 維生素A缺乏,眼部癥狀和體征:通常以眼干燥癥和畢脫(bitot)斑為預兆,最后導致嚴重視力障礙,甚至失明。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1歲時患麻疹后食欲差常有腹瀉,身高83cm,體重7600g,面色蒼白,皮膚干燥、腹部皮下脂肪減少,心音低鈍,脈搏緩慢。

  此題考慮患兒為營養不良,并發癥中:自發性低血糖,可突然發生,表現為體溫不升、面色灰白、神智不清、脈搏減慢、呼吸暫停等,若治療不及時,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所以此題為自發性低血糖。

  7、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強調母乳喂養:減少添加高糖、高脂肪的輔食,飲食量要適度。6~8個月的嬰兒若已有肥胖,應限制奶量,減少精制米面食品,以控制攝入過多的能量。應該養成少吃多餐,減慢進食速度,細嚼慢咽等良好的飲食習慣。

  【正確答案】 E

  【答案解析】 肥胖癥的治療原則是減少產熱能性的食物的攝入和增加機體的熱能的消耗,使體內脂肪不斷減少,體重逐步下降。

  8、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患兒本身很弱,一直沒有添加輔食,進來嘔吐導致精神差,皮膚彈性差,診斷應該是營養不良伴有中度脫水,所以最合適的是C。

  【正確答案】 C

  【答案解析】 調整飲食應根據營養不良的程度、消化能力和對食物耐受情況逐漸調整飲食,不宜操之過急,尤其對于中、重度患兒,熱量和營養物質供給應由低到高逐漸增加,否則引起消化紊亂反而加重病情。飲食選擇時應選擇小兒易消化吸收又含有高熱量與高蛋白質的食物。除乳類外,可用蛋、魚、肝、瘦肉等,熱能不夠時可在食物中加少許植物油,此外應同時補充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四、B

  1、

  【正確答案】 A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母乳的成分變化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規定:①初乳一般指產后4~5天內的乳汁,質略稠而帶黃色,含脂肪較少而球蛋白較多,微量元素鋅、白細胞、SIgA等免疫物質及生長因、牛磺酸等都比較多,對新生兒生長發育和抗感染十分重要;②過渡乳是產后5~14天的乳汁,含脂肪量最高,蛋白質與礦物質逐漸減少;③成熟乳為產后第15天~9個月的乳汁;④晚乳指10個月以后的乳汁,量和營養成分都漸減少。

  每次哺乳時分泌的乳汁中成分也有差異,初分泌時蛋白質高而脂肪低,而最后分泌的乳汁則蛋白質低而脂肪高。

 

掃描/長按二維碼可幫助順利通過考試
了解2020醫師資格資訊
下載醫師筆試歷年真題
了解醫師資格經驗技巧
下載2020醫師資格試題

執業醫師萬題庫下載微信搜"萬題庫執業醫師考試"

上一頁  1 2 

  相關推薦:

  關注“萬題庫執業醫師考試”微信,下載考前提分試卷!

  2020年臨床助理醫師考試各科目精選試題匯總

  2005-2019年臨床助理醫師考試真題及答案匯總

  2020年臨床執業助理醫師考試各科目復習資料匯總

0
收藏該文章
0
收藏該文章
文章搜索
萬題庫小程序
萬題庫小程序
·章節視頻 ·章節練習
·免費真題 ·模考試題
微信掃碼,立即獲取!
掃碼免費使用
臨床執業醫師
共計7690課時
講義已上傳
118920人在學
臨床執業助理醫師
共計5421課時
講義已上傳
138471人在學
鄉村全科執業助理醫師
共計2982課時
講義已上傳
24795人在學
中醫執業醫師
共計8422課時
講義已上傳
157826人在學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
共計1445課時
講義已上傳
35781人在學
推薦使用萬題庫APP學習
掃一掃,下載萬題庫
手機學習,復習效率提升50%!
距離2022年考試還有
2022年筆試考試時間:8月19日
版權聲明:如果臨床助理醫師考試網所轉載內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800@exam8.com,我們將會及時處理。如轉載本臨床助理醫師考試網內容,請注明出處。
Copyright © 2004- 考試吧臨床助理醫師考試網 出版物經營許可證新出發京批字第直170033號 
京ICP證060677 京ICP備05005269號 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權威支持(北京)
在線
咨詢
官方
微信
關注執業醫師微信
領《大數據寶典》
看直播 下載
APP
下載萬題庫
領精選6套卷
萬題庫
微信小程序
選課
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