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普萘洛爾沒有下列哪個作用
A.減弱心肌收縮力
B.松弛支氣管平滑肌
C.收縮血管
D.降低心肌耗氧量
E.減少腎素釋放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普萘洛爾可以阻斷β2受體,可使支氣管平滑肌收縮,對支氣管哮喘患者可誘發或加重急性發作。
本題知識點:抗高血壓藥,
29.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最常見的疾病是
A.慢性支氣管炎并發阻塞性肺氣腫
B.支氣管哮喘
C.支氣管擴張癥
D.肺塵埃沉著病
E.肺間質纖維化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80%~90%的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致,其中又以慢性支氣管炎并發阻塞性肺氣腫最常見,其后依次為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癥、肺塵埃沉著病、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和肺間質纖維化等。
本題知識點:呼吸系統疾病,
30.濕性壞疽常發生在
A.腦、子宮、肝
B.腦、腸、子宮
C.肺、腸、肝
D.肺、腸、腦
E.肺、腸、子宮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干性壞疽常見于下肢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等;濕性壞疽常發生于肢體或與外界相通的臟器,如腸、子宮、肺等;氣性壞疽為濕性壞疽的一種特殊類型,主要見于嚴重的深達肌肉的開放性創傷。
本題知識點: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31.致密沉積物病屬于下列哪種腎小球腎炎
A.膜性腎小球腎炎
B.快速進行性腎小球腎炎
C.系膜增生性腎上腎小球腎炎
D.膜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E.毛細血管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膜增生性腎小球腎炎分為兩個主要類型,Ⅰ型和Ⅱ型,Ⅱ型又稱為致密沉積物病。
本題知識點:泌尿系統疾病,
32.如果軟組織中出現骨和軟骨組織,應考慮是
A.再生性增生
B.鈣化
C.肥大
D.癌前病變
E.組織的化生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化生是一種成熟組織變成另一種成熟組織的過程,如果軟組織中出現骨和軟骨組織,故應考慮是組織的化生。
本題知識點:細胞、組織的適應、損傷和修復,
33.有關胸內壓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一般情況下是負壓
B.胸內壓=肺內壓-肺回縮力
C.胸內負壓有利于靜脈回流
D.使肺維持一定的擴張程度
E.產生氣胸時負壓增大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胸內壓在一般情況下是負壓。如果胸膜受損,氣體將順壓力差進入胸膜腔而造成氣胸。此時進入的大量氣體使胸膜腔負壓減小,甚至消失。A、B、C、D項均正確。
本題知識點:呼吸,
34.下列有關腎臟分泌的生理活性物質及其產生部位,下列哪項不正確
A.腎素-腎小球旁器
B.促紅細胞生成素-腎小球旁器
C.前列腺素-腎皮質和髓質
D.激肽釋放酶-腎髓質
E.1-羥化酶-腎臟間質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激肽釋放酶產生于腎皮質,而不是腎髓質。
本題知識點:腎臟的排泄功能,
35.睪酮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促進精子生長發育
B.抑制蛋白質合成
C.促進骨骼生長
D.維持正常性欲
E.促進第二性征的出現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睪酮是睪丸分泌的主要的雄性激素,在維持性欲、精子生成、促進男子性器官的生長發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現并維持其正常狀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雄性激素在青春期的骨骼、肌肉的快速增長,聲帶變厚和喉結突出等男性性狀等方面同樣不可缺少。故選B。
本題知識點:生殖,
36.血漿蛋白濃度降低所致水腫的原因是
A.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
B.動脈血液升高
C.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D.淋巴回流量減少
E.組織液靜水壓升高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血漿蛋白濃度降低,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有效濾過壓増大,使組織液生成增多,出現水腫。
本題知識點:血液循環,
37.每分鐘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之差等于
A.潮氣量×呼吸頻率
B.功能余氣量×呼吸頻率
C.余氣量×呼吸頻率
D.無效性氣量×呼吸頻率
E.肺活量×呼吸頻率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肺泡通氣量=(潮氣量-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潮氣量×呼吸頻率-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每分通氣量=潮氣量×呼吸頻率。每分通氣量和肺泡通氣量之差即每分通氣量-肺泡通氣量=潮氣量×呼吸頻率-(潮氣量×呼吸頻率-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無效腔氣量×呼吸頻率。
本題知識點:呼吸,
38.下列關于鏈霉素的抑菌作用的生化機制是
A.抑制細胞DNA聚合酶
B.抑制轉肽酶阻斷肽鏈延長
C.抑制細胞RNA聚合酶
D.與核蛋白體小亞基結合并改變其構象
E.抑制細菌轉錄過程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鏈霉素與結合菌核蛋白體小亞基結合并改變其構象,從而引起讀碼錯誤,使毒素類細菌蛋白失活。
本題知識點:蛋白質的化學,
39.蛋白質的功能可完全由糖或脂類物質代替的是
A.構成組織
B.氧化功能
C.調節作用
D.免疫作用
E.催化作用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ABCDE均是體內蛋白質的生理功能,但氧化供能只是蛋白質的次要功能。成人能量僅18%由蛋白質供給,82%由脂肪和糖類供給,且蛋白質氧化的功能作用可由脂肪和糖類代替。
本題知識點:蛋白質的化學,
40.通常生物氧化是指生物體內
A.脫羧反應
B.營養物氧化成H2O和CO2的過程
C.加氧反應
D.與氧分子結合的反應
E.釋出電子的反應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物質在生物體內進行的氧化稱為生物氧化,它主要是指糖、脂肪、蛋白質等在體內分解,最終生成CO2和H2O,并釋放能量的過程。
本題知識點:生物氧化,
41.生命活動中能量的直接供體是
A.ATP
B.磷酸肌酸
C.葡萄糖
D.氨基酸
E.脂肪酸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三磷酸腺苷是生物體內各種活動中能量的直接提供者,磷酸肌酸是可快速動用的儲備能源(CP+ADP→C+ATP),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酸是能量的本源。
本題知識點:糖代謝,
42.下列不屬于兒童患者住院后常出現的心理問題是
A.分離性焦慮
B.不安全感
C.抑郁心理
D.對陌生環境的恐懼
E.依賴癥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兒童患病期間對父母更加依賴,對與父母短時間的分別引起分離性焦慮,學齡期兒童初入院時有懼怕心理,缺乏安全感,一般不會出現抑郁心境。
本題知識點:患者的心理問題,
43.心理測驗工作應遵守的原則為
A.真誠、中立、回避
B.自強、自立、自省
C.信度、效度、常模
D.客觀、保密、標準化
E.自主、客觀、實效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心理測驗工作應遵守的原則為客觀、保密、標準化。
本題知識點:心理評估,
44.對臨床診療道德中最優化原則理解全面的是
A.采取沒有風險的治療手段
B.選擇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效果的治療方案
C.選擇讓患者花費最少的治療方案
D.盡可能使用保守治療方案
E.采取使患者沒有痛苦的治療手段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最優化原則是指在選擇診療方案時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效果的決策。具體地說,醫務人員在選擇診療方案時,在當時的醫學科學發展水平和客觀條件下,采取的診療措施使患者的痛苦最小、耗費最少、效果最好、安全度最高。為此,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要具有精湛的診療技術、良好的臨床思維能力和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的醫學道德思想,并且把自己使患者盡可能快康復的良好愿望與最優化地選擇診療手段結合起來,即實現診療目的與診療手段的統一,從而達到最佳的診療效果。
本題知識點:臨床診療倫理,
45.臨床治療倫理決策的原則錯誤的是
A.一般說來,生命健康權是第一位的權利
B.醫療服務具有多元價值的屬性
C.對部分傳染病患者可以進行強制隔離
D.在踐行醫德規范時無需變通
E.醫德原則和規范的徹底實現,離不開醫德智慧的參與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變通性操作準則:合理有序的醫德權利、義務關系,需要由醫德規范來體現和保障。因此,要尊重和維護主體的正當權益,就必須按醫德原則和規范辦事。但是,醫德原則和規范的實質要能得到較好體現,絕非照章行事那么簡單,在某些情況下死守法律條文,把法律當作推卸責任的借口,結果可能適得其反。所以,要求在踐行醫德規范時必須講究變通。
本題知識點:臨床診療倫理,
46.醫療機構需要使用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應當經哪級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批準,取得《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購用印鑒卡》
A.國家級
B.省級
C.設區的市級
D.區級
E.縣級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購用印鑒卡 《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規定,醫療機構需要使用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的,應當經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衛生主管部門批準,取得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購用印鑒卡(以下簡稱印鑒卡)。醫療機構應當憑印鑒卡向本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內的定點批發企業購買麻醉藥品和第一類精神藥品。
本題知識點:麻醉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條例,
47.人體器官捐獻的基本原則不正確的是
A.人體器官捐獻應當遵循自愿、無償的原則
B.公民享有捐獻或者不捐獻其人體器官的權利
C.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D.公民捐獻其人體器官應當有書面形式的捐獻意愿
E.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獻器官的,死后經其父母同意后可捐獻其器官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人體器官捐獻的基本原則:人體器官捐獻應當遵循自愿、無償的原則。公民享有捐獻或者不捐獻其人體器官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強迫、欺騙或者利誘他人捐獻人體器官。捐獻人體器官的公民應當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公民捐獻其人體器官應當有書面形式的捐獻意愿,對已經表示捐獻其人體器官的意愿,有權予以撤銷。公民生前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捐獻、摘取該公民的人體器官;公民生前未表示不同意捐獻其人體器官的,該公民死亡后,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可以以書面形式共同表示同意捐獻該公民人體器官的意愿。
本題知識點:人體器官移植條例,
48.屬于藥品嚴重不良反應的是
A.過敏反應
B.毒性反應
C.對人體有害的副作用
D.導致住院或住院時間延長
E.長期使用抗菌藥物而出現的菌群失調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藥品嚴重不良反應,是指因服用藥品引起下列損害情形之一的反應:①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②對生命有危險并能夠導致人體永久的或顯著的傷殘;③對器官功能產生永久損傷;④導致住院或住院時間延長。
本題知識點: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管理辦法,
49.《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的醫療機構執業規則是
A.符合醫療機構的基本標準
B.按照核準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
C.符合區域醫療機構設置規劃
D.能夠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E.可進行執業登記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的醫療機構執業規則是按照核準登記的診療科目開展診療活動。
本題知識點: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50.流行病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
A.統計學檢驗、控制偏性、觀察性研究
B.實驗性研究、干預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統計學檢驗、觀察性研究
D.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實驗性研究
E.分析性研究、病理對照研究、隊列研究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流行病學的基本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實驗性研究。
本題知識點:流行病學-常用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51.疾病流行強度包括
A.散發
B.流行
C.大流行
D.暴發
E.以上均是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疾病流行強度:疾病的流行強度是指某疾病在某地區、某人群中,一定時期內發病數量的變化及各病例間聯系的程度。包括:①散發;②流行;③大流行;④暴發。
本題知識點:流行病學資料-來源與疾病分布,
52.慢性病防治的基本原則不包括
A.三級預防并重
B.生命全程預防
C.高危人群為主
D.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為主要手段
E.以社區和家庭為基礎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慢性病防治的原則包括:
①強調在社區及家庭水平上降低最常見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4種共同的危險因素(吸煙、飲酒、不健康飲食、靜態行為方式),進行生命全程預防;
②三級預防并重,采取以健康教育、健康促進為主要手段的綜合措施,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作為一類疾病來進行共同的防治;
③全人群策略和高危人群策略并重;
④改變傳統的保健系統服務內容、方式上包括鼓勵患者共同參與,促進和支持患者自我管理,加強患者定期隨訪,加強與社區、家庭合作等內容的創新性慢性病保健模式發展;
⑤加強社區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的行動;
⑥改變行為危險因素預防慢性病時,應以生態健康促進模式及科學的行為改變理論為指導,建立以政策及環境改變為主要策略的綜合性社區行為危險因素干預項目。
本題知識點:社區公共衛生-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預防與管理,
53.描述一組正態分布資料離散程度大小的最佳指標是
A.離均差平方和
B.極差
C.標準差
D.四分位數間距
E.百分位數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描述一組正態分布資料集中程度大小的最佳指標是算數平均數;描述一組正態分布資料離散程度大小的最佳指標是標準差,故本題選C。
本題知識點:醫學統計學-定量資料的統計描述,
54.欲描述某省2010年鼻咽癌患者的職業構成情況,宜繪制的統計圖是
A.普通線圖
B.半對數線圖
C.直方圖
D.箱式圖
E.圓圖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反應構成比用圓圖。
本題知識點:醫學統計學-統計表和統計圖,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