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股份支付
本章內容對應《企業會計準則第11號——股份支付》,屬于比較重要的章節,應當關注:(1)股份支付的相關概念。(2)股份支付的會計處理。企業應當區分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和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3)條款和條件的修改。(4)集團股份支付的處理。重點為判斷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和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以及其會計處理。難點在于股份支付條件的修改,終止和替換等,集團內的股份支付等會計原理。
第一節 股份支付概述
股份支付,是“以股份為基礎的支付”的簡稱,是指企業為獲取職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務而授予權益工具或者承擔以權益工具為基礎確定的負債的交易。
股份支付具有以下特征:
1.股份支付是企業與職工或其他方之間發生的交易。
2.股份支付是以獲取職工或其他方服務為目的的交易。
3.股份支付交易的對價或其定價與企業自身權益工具未來的價值密切相關。在股份支付中,企業要么向職工支付其自身權益工具,要么向職工支付一筆現金,而其金額高低取決于結算時企業自身權益工具的公允價值。對價的特殊性是股份支付定義中最突出的特征。
企業自身權益工具包括會計主體本身、母公司和同集團的其他會計主體的權益工具。
一、股份支付的四個主要環節
以薪酬性股票期權為例,典型的股份支付通常涉及四個主要環節:授予、可行權、行權和出售。四個環節可如圖18-1所示。
圖18-1 典型的股份支付交易環節示意圖
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協議獲得批準的日期。其中“獲得批準”,是指企業與職工或其他方就股份支付的協議條款和條件已達成一致,該協議獲得股東大會或類似機構的批準。
可行權日是指可行權條件得到滿足、職工或其他方具有從企業取得權益工具或現金權利的日期。
從授予日至可行權日的時段,是可行權條件得到滿足的期間,因此稱為“等待期”,又稱“行權限制期”。
二、股份支付工具的主要類型
按照股份支付的方式和工具類韌.主要可劃分為兩大類、四小類:
(―)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
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業為獲取服務而以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作為對價進行結算的交易。以權益結算的股份支付最常用的工具有兩類: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權。
限制性股票是指職工或其他方按照股份支付協議規定的條款和條件,從企業獲得一定數量的本企業股票。企業授予職工一定數量的股票,在一個確定的等待期內或在滿足特定業績指標之前,職工出售股票要受到持續服務期限條款或業績條件的限制。
股票期權是指企業授予職工或其他方在未來一定期限內以預先確定的價格和條件購買本企業一定數量股票的權利。
(二)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
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是指企業為獲取服務而承擔的以股份或其他權益工具為基礎計算的交付現金或其他資產的義務的交易。以現金結算的股份支付最常用的工具有兩類:模擬股票和現金股票增值權。
股票增值權和模擬股票,是用現金支付模擬的股權激勵機制,即與股票掛鉤,但用現金支付。除不需實際行權和持有股票之外,現金股票增值權的運作原理與股票期權是一樣的,都是一種增值權形式的與股票價值掛鉤的薪酬工具。除不需實際授予股票和持有股票之外,模擬股票的運作原理與限制性股票是一樣的。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