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答案及解析 |
三、簡答題
1、(本小題6分,可以選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英文解答,須全部使用英文,答題正確的,增加5分,最高得分為11分。)A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家用電器公司之一,其電冰箱銷量位列歐洲第一,總部位于瑞典。上個世紀末,中國家電市場品牌集中度很高,但是由于該公司看好中國的市場前景,在并購長沙某電冰箱廠后進入中國市場。但令A公司意想不到的是,與長沙某電冰箱廠合作之后,就陷入了困境,進入中國市場的前三年就先后虧損6000萬元,而如果此時撤資,則退出成本高達5700萬元。至此A公司意識到,如果再不進行變革,將會在中國市場上遭遇更深的傷害。
該公司決定聘用原某可樂公司中國區總裁王曉明出任本公司中國區總裁,為了緩解現在的狀況,王總一上任就進行了一系列變革:針對細分市場開發更有針對性的新產品;改進公司的銷售組織架構,進行人員的配置與整合。
<1> 、簡述戰略變革的動因。
<2> 、根據上述案例,分析A公司進行戰略變革的時機,并簡述戰略變革的時機選擇。
<3> 、判斷該公司進行戰略變革的類型。
2、(本小題8分。)我國專業家電銷售市場,伴隨著我國家電產業的不斷發展而日益專業化、規模化和特色化,但是自從我國加入WTO后,國外綜合市場提高者的參與提高了替代品對現有專業家電銷售企業的威脅。
對于家電銷售行業而言,它的規模經濟主要體現在采購上。由于銷售商之間頻繁的價格戰,導致我國目前的家電銷售價格普遍偏低,要想在低價中獲利就必須以更低的價格進行采購。家電銷售巨頭通過規模批發銷售的價格很低,大概只掙幾個毛利,但是到年末可以根據銷售量從廠家拿到豐厚的返利。到目前為止,我國家電銷售行業從事家電銷售的企業大約有10萬家,對于該行業的銷售商,若退出此行業,需要付出推廣產品品牌所花費的成本,以及因推廣產品品牌時無力進行其他商業投資和商業經營的機會成本,同時相關的固定成本、員工培訓費以及已經建立的銷售網絡資源都會付諸東流,最終導致產業中的企業不得不背水一戰。
進入九十年代,以SN、GM為代表的新興專業經銷商迅速崛起,“代理制”、“買斷制”大行其道。過去家電廠家是分區域建立銷售網絡,并極力讓每個區域內的價格求得一定平衡,但是隨著家電銷售終端的日漸強大和擴張步伐,這種平衡正日漸打破,由于廠家越來越依賴商場的銷售渠道,因此其產品的價格控制權也逐漸旁落。另一方面,家電產品的需求價格彈性較大,消費者購買熱情不高,消費力度不大。家電產品市場供應充足,家電銷售已進入買方市場,消費者有很大的挑選余地,家電產品就其本身性質來說是標準的或非歧異性的,這就增加了買方的砍價實力,此外由于通訊技術、網絡技術的發達,購買者掌握充分的市場信息,往往有機會有條件貨比三家。
<1> 、簡述產業的五種競爭力。
<2> 、運用五力模型,對C2C產業進行五種競爭力分析。
3、(本小題8分。)甲企業是成立于1828年廣州的一個小藥房,于1841年將業務拓展到中國香港。1981年,華人首富李先生旗下的公司將甲企業收購,導入現代商業管理理念系統,將甲企業變成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個人護理用品、美容、護膚商業業態的巨擘。
甲企業為何這樣成功呢?其原因歸根結底是因為采取了具有競爭優勢的業務單位戰略。其業務單位戰略如下所述:
產品組合。甲企業將產品劃分為三類,分別為“健康”類、“美態”類、“歡樂”類,其中“健康”類產品從處方藥到各種保健品、維他命等,占總數的18%;“美態”類產品從各種化妝品到各類日常護理用品,占總數的65%,“歡樂”類產品包括各種服裝、飾物、精品、禮品、糖果、賀卡和玩具等,占總數的17%。
購物環境。走進甲企業任何一家門店,迎接顧客的首先是歡樂的音樂,還有擺放在商店里獨有的可愛的公仔、糖果等,一些可愛的標志“心”、“笑臉”等都會出現在公司的貨架、收銀臺和購物袋上,這一切都給消費者歡樂、溫馨、有趣的感覺,向消費者傳遞著樂觀的生活態度。
售后服務。甲企業擁有一支強大的健康顧問隊伍,常年為顧客免費提供健康生活的咨詢與服務。在店內提供陳列信息傳遞《護膚易》等各種個人護理資料手冊,免費提供各種皮膚護理咨詢,在藥品柜臺建立“健康知己”資料展架,提供各種保健營養分配和疾病預防治療方法。
品牌形象。2004年6月,甲企業多年前開發的新奇士果汁自有品牌與美國迪士尼公司合作在深圳上演“迪士尼100周年奇幻冰上巡演”項目,從娛樂角度切入,在人們感到輕松有趣之余,使甲企業“歡樂”主題淋漓盡致地體現出來,拉近了與消費者的距離。
<1> 、根據上述資料判斷甲企業采用的業務單位戰略。
<2> 、簡述該種業務單位戰略的優勢和風險。
<3> 、甲企業對我國企業品牌建設有何啟示?
4、(本小題8分。)H人壽保險公司是我國一家商業保險公司,主要從事人壽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該公司2013年年初,決定開展公司治理專項活動,積極自查,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制定整改計劃。按照相關要求,公司從股權結構、獨立性情況、三會(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的規范運作情況、管理層經營、內部控制、治理創新等方面出發,對公司的治理情況進行了認真對照檢查。
自查顯示,公司主要存在的問題包括:
(1)公司董事會由7名董事組成,設董事長一人,董事長兼任首席執行官,三名高級管理人員,其余三名董事是來自公司外部的獨立董事。
(2)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負責審查企業的內部控制。審計委員會由一名執行董事以及5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審計委員會負責任命和解聘外聘審計師,復核審計師的工作范疇。
(3)股東是企業的所有者,他們有權知悉企業內部控制系統是否充分,董事會應該維持完善的內部控制系統。在開年度股東大會時,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中沒有任何一位成員出席會議。
(4)審計委員會決定任免企業內部的審計管理人員,首席執行官以及首席財務官以口頭形式向董事會報告企業的財務報告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有關的會計準則真實公允地反映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1> 、什么是公司治理?并簡述有效的公司治理的基本原則。
<2> 、簡述審計委員會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
<3> 、根據上述案例,逐一分析公司治理及審計委員會中存在的問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