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計算分析題 |
第 4 頁:綜合題 |
第 5 頁:參考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
1、下列各項中,屬于會計估計變更的有( )。
A、固定資產的凈殘值率由10%改為5%
B、存貨的期末計價由成本法改為成本與市價孰低法
C、壞賬準備的提取比例由5%提高為10%
D、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由33%降低為25%
E、無形資產的攤銷方法由加速攤銷法改為直線法
2、下列各項中,符合會計準則規定的會計政策變更的有( )。
A、根據會計準則、規章的要求而變更會計政策
B、為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信息采用新的會計政策
C、對初次發生的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
D、本期發生的交易或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采用新的會計政策
E、對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
3、下列各事項中,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有( )。
A、按規定,存貨期末計價的方法由成本法改為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
B、收入確認由完工百分比法改為完工合同法
C、無形資產攤銷年限從10年改為6年
D、因減少投資將長期股權投資從權益法改為成本法
E、年末根據當期發生的暫時性差異所產生的遞延所得稅負債調整所得稅費用
4、下列各項中,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有( )。
A、企業新設的零售部商品銷售采用零售價法核算,其他庫存商品采用實際成本法
B、對初次發生或不重要的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
C、由于改變了投資目的,將短期性股票投資改為長期股權投資
D、根據會計準則要求,期末存貨由成本法核算改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計價
E、投資性房地產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
5、甲公司經董事會和股東大會批準,于20×7年1月1日開始對有關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作如下變更:
(1)由于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對某棟出租辦公樓的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改為公允價值模式。該辦公樓20×7年年初賬面余額為1 500萬元,已經計提折舊200萬元,未發生減值,變更日的公允價值為2 000萬元。該辦公樓在變更日的計稅基礎與其原賬面價值相同。
(2)由于市場上出現更為先進的替代產品,企業將一項管理用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由10年改為5年,折舊方法由年限平均法改為雙倍余額遞減法。甲公司管理用固定資產入賬價值為300萬元,預計凈殘值為0,截至變更日已經計提折舊60萬,計提減值40萬,變更日該管理用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為240萬元。
(3)所得稅的會計處理由應付稅款法改為資產負債表債務法。甲公司適用的所得稅稅率為25%,預計在未來期間不會發生變化。
要求:根據上述資料,不考慮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題。(1-2題)
<1> 、2.下列關于甲公司就其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變更及后續的會計處理中,正確的有( )。
A、對于出租辦公樓后續計量由成本模式轉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B、對于出租辦公樓后續計量模式變更影響期初留存收益的金額為700萬元
C、對于固定資產折舊方法的改變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D、由于所得稅核算方法變更固定資產應于變更日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10萬元
E、甲公司針對上述政策變更對期初留存收益的影響金額為710萬元
<2> 、1.下列關于會計政策變更的各項表述中,不正確的有( )。
A、會計政策變更一律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處理
B、本期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異而采用新的會計政策,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C、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D、會計政策變更說明前期所采用的原會計政策有誤
E、企業難以對某項變更區分為會計政策變更或會計估計變更的,應當將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處理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