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選題 |
第 4 頁:簡答題 |
第 5 頁:綜合題 |
第 6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7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8 頁:簡答題答案 |
第 9 頁:綜合題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A
【解析】請購單是證明有關采購交易的“發生”認定的憑據之一,也是采購交易軌跡的起點,選項A正確。
2.
【答案】A
【解析】與應付賬款確認和記錄相關的部門一般有責任核查購置的資產,并在應付憑單登記簿或應付賬款明細賬中加以記錄,所以選項A是不正確的。
3.
【答案】D
【解析】由于企業內不少部門都可以填列請購單,所以請購單可能不是連續編號的,為了加強控制,每張請購單必須經過對這類支出預算負責的主管人員簽字批準即可。
4.
【答案】B
【解析】從賣方發票追查到采購明細賬,是為了證明采購交易的完整性認定。
5.
【答案】A
【解析】選項B、C是存在認定的關鍵內部控制,選項D是截止認定的關鍵內部控制。
6.
【答案】D
【解析】付款交易的控制測試的性質取決于內部控制的性質。
7.
【答案】D
【解析】注冊會計師可以通過詢問被審計單位管理層和員工,調查重大差異額是否表明存在重大錯報風險,是否需要設計恰當的細節測試程序以識別和應對重大錯報風險,所以選項D的表述不正確。
8.
【答案】B
【解析】采購與付款交易的主要重大錯報風險通常是低估費用和應付賬款,從而高估利潤、粉飾財務狀況。
9.
【答案】D
【解析】選項A、B均屬于注冊會計師應該函證的情形,選項C,與應收賬款的函證一樣,注冊會計師必須對函證的過程進行控制,要求債權人直接回函,對未回函的,應該考慮是否再次函證。
10.
【答案】C
【解析】一般來說,“應付賬款”項目應該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科目所屬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的貸方合計數填列。
11.
【答案】B
【解析】有時,固定資產的檢查范圍也會擴展到以前期間增加的重要固定資產,所以選項B是錯誤的。
12.
【答案】B
【解析】選項B,以固定資產實物為起點,檢查固定資產明細賬是典型的順查,能夠證明固定資產的完整性,選項A證明的是存在認定,選項C詢問得到的是口頭證據,不能證明完整性,選項D只能發現固定資產的增減變動情況,不能證明完整性。
13.
【答案】D
【解析】2010年計提的折舊額=1200×2/10=240(萬元),2011年計提的折舊額是(1200-240)×2/10=192(萬元)。
14.
【答案】C
【解析】對于在建工程轉入的固定資產,應檢查在建工程轉入固定資產的時點是否符合會計準則的規定,入賬價值與在建工程的相關記錄是否核對相符,是否與竣工決算、驗收和移交報告等一致,所以選項C錯誤。
15.
【答案】A
【解析】固定資產日常修理發生的費用,應該在發生時直接計入當期損益,不會影響到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的增減變動。
16.
【答案】B
【解析】已經達到預定使用狀態但沒有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按估計價值確認固定資產并計提折舊,待辦理了竣工決算手續后,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暫估的價值,但不調整已計提的折舊額,所以選項B錯誤。
17.
【答案】A
【解析】該生產線購入后立即進行了更新改造,所以轉入在建工程的賬面價值是1200-600=600(萬元),發生更新改造支出400萬元,所以更新改造完成后,轉入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是600+400=1000(萬元),又因為延長了使用壽命5年,在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情況下,2011年計提的折舊額是1000×2/10=200(萬元),所以2011年底該生產線的賬面價值是1000-200=800(萬元),所以正確的選項是A。
18.
【答案】C
【解析】取得應付賬款明細賬,復核加計是否正確,并與總賬核對與計價和分攤認定有關;對于驗證完整性作用不大,因為未記錄的應付賬款并沒有在應付賬款明細賬中。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