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5 頁:多選題 |
第 9 頁:計算問答題 |
第 10 頁:綜合題 |
第 11 頁:單選題答案 |
第 13 頁:多選題答案 |
第 15 頁:計算問答題答案 |
第 16 頁:綜合題答案 |
二、多項選擇題
1.
【答案】AB
【解析】居民企業,是指依法在中國境內成立(登記注冊地標準),或者依照外國(地區)法律成立但實際管理機構在中國境內(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標準)的企業。
2.
【答案】BCD
【解析】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其所得來源地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企業或者機構、場所所在地確定,或者按照負擔、支付所得的個人的住所地確定。
3.
【答案】ABD
【解析】非居民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機構、場所的,應當就其所設機構、場所取得的來源于中國境內的所得,以及發生在中國境外但與其所設機構、場所有實際聯系的所得,繳納企業所得稅。
4.
【答案】AC
【解析】納稅人以非貨幣形式取得的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生物資產、無形資產、股權投資、存貨、不準備持有至到期的債券投資、勞務以及有關權益等,這些非貨幣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確定收入額。
5.
【答案】ACD
【解析】選項B:銷售商品采取預收款方式的,在發出商品時確認收入。
6.
【答案】ABC
【解析】企業提供勞務完工進度的確定,可選用下列方法:(1)已完工作的測量;(2)已提供勞務占勞務總量的比例;(3)發生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
7.
【答案】AC
【解析】選項BD:資產所有權未轉移,屬于內部處置資產,不視同銷售確認收入。
8.
【答案】BCD
【解析】選項A:依法院判決、裁定等原因,通過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企業將其代持的個人限售股直接變更到實際所有人名下的,不視同轉讓限售股。
9.
【答案】AD
【解析】選項AB:該商貿公司當期增值稅銷項稅額=[117×70%÷(1+17%)+200]×17%=45.9(萬元);選項CD:該商貿公司當期所得稅應稅收入合計=117×70%÷(1+17%)+200=270(萬元)。
10.
【答案】ABC
【解析】選項ABC均屬于企業所得稅的不征稅收入。
11.
【答案】BD
【解析】選項A:轉讓股票取得的收益不屬于免稅收入;選項C:在境內未設立機構、場所的非居民企業從境內取得的股息、紅利等權益性投資收益,減按10%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
12.
【答案】ACD
【解析】企業在不同時間購買同一品種國債的,其轉讓時的成本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中選用一種。計價方法一經選用,不得隨意改變。
13.
【答案】BCD
【解析】除稅收法規另有規定外,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一般應遵循以下原則:權責發生制原則、配比原則、相關性原則、確定性原則、合理性原則。
14.
【答案】ABCD
【解析】選項AB:收益性支出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資本性支出應當分期扣除或者計入有關資產成本,不得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選項CD:企業的不征稅收入用于支出所形成的費用或者財產,不得扣除或者計算對應的折舊、攤銷扣除。
15.
【答案】AD
【解析】選項B:進口小汽車自用繳納的關稅計入小汽車成本,在以后各期分攤扣除;選項C:購進貨物準予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不得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
16.
【答案】AC
【解析】選項BD不屬于職工福利費范疇。
17.
【答案】ABC
【解析】財產保險屬于商業保險,企業為職工支付的商業保險費,除國家另有規定外,不得扣除。
18.
【答案】AD
【解析】選項A:非銀行企業內營業機構之間支付的利息不得在稅前扣除;選項D:非金融企業向非金融企業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可據實扣除,超過部分不許扣除。
19.
【答案】BC
【解析】企業如果能夠按照規定提供相關資料,并證明相關交易活動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或者該企業的實際稅負不高于境內關聯方的,其實際支付給境內關聯方的利息支出,不超過按照金融企業同期同類貸款利率計算的數額的部分,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準予扣除。
20.
【答案】AB
【解析】稅收滯納金、未經核定的準備金支出不得在所得稅前扣除。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