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前后興起的新三材即人工合成塑料、人工合成橡膠和人工合成纖維的發展。這些高分子加上薄膜、膠黏劑和涂料成為高分子材料中的主要方面。這些高分子合成材料一般都具有質輕、比強度大、抗腐蝕、絕熱、電絕緣、來源豐富、制作方便、利于加工和批量生產等優點。以合成纖維而論,錦綸(聚酯胺纖維)、滌綸(聚酯纖維)、腈綸(聚丙烯腈纖維)、丙綸(聚丙烯纖維)、維綸(聚乙烯纖維)、氯綸(聚氯乙烯纖維)六大綸合占全部合成纖維的99%,而前三綸占了90%。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物理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化學功能高分子材料。對于這一嶄新的領域,目前已為發達國家所普遍重視。先進的復合材料有結構復合材料和功能復合材料兩類。已經取得重要成就的如玻璃鋼,即用玻璃纖維增強樹脂,今后高性能樹脂基成為復合材料的重要方向。電子和光電子材料在戰后的發展也是突飛猛進的。在電子材料方面,如半導體的進展最引人矚目。紅極一時的硅材料是大規模集成電路的基石,而砷化鎵材料則在90年代崛起。光電子因1960年美國休斯頓實驗室梅曼發明紅寶石激光器而引人注目。目前光通信、光計算、激光加工、激光技術、激光印刷、激光影視、激光儀器等工業均呈方興未艾之勢。
超導材料在導電時,電阻等于零,對于尖端高科技的開發具有重大意義。運用激光技術可以增產糧食、改良果樹品種,在生物學領域大有作為。用不了多少年,在電子、通訊、航天、醫療等領域將出現許多應用超導技術的新產品,如廉價的超導輸電線、超導儲電裝置、高效率的超導磁流體發電機、超導電動機、超導磁懸浮列車等。此外,還出現了按照需要設計和制作的新材料。
四、新能源
新能源又稱非常規能源,是傳統能源之外的各種能源形式,指剛開始開發利用或正在積極研究、有待推廣的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風能、海洋能、生物質能和核聚變能等。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把新能源分為以下三大類:大中型水電;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新能源的各種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于太陽或地球內部發出所產生的熱能,包括各種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相對于傳統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儲量大的特點,對于解決當今世界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和資源(特別是化石能源)枯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由于很多新能源分布均勻,對于解決由能源引發的戰爭也有著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