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判斷題 |
第 2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簡答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二、單項選擇題
1.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揭示了( )。
A.時間和空間的無限性 B.時間和空間的有限性
C.時間和空間的連續性 D.時間和空間的相對性
2.錯誤的社會意識之所以錯誤,主要是由于( )。
A.它純粹是主觀臆想,其內容與社會存在無關
B.它落后于客觀實際,不適合時代發展的需要
C.它脫離多數人的覺悟程度,不能被多數人接受
D.它是對社會存在虛幻的、歪曲的反映
3.“肯定和否定相互滲透,在一定意義上,肯定就是否定。”這是一種( )。
A.相對主義詭辯論的觀點 B.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C. 主觀唯心主義的觀點 D.形而上學的觀點
4.一切從實際出發,是我們制定路線、方針的基本原則,現階段中國最大的實際是( )。
A.生產力水平低,經濟發展落后
H.人口數量多,素質不高
C.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
D.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5.鄧小平理論的主題是( )。
A.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H.對傳統社會主義理論進行“再認識”
C. 解決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問題
D.回答如何把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中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6.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是一項基本政策,必須長期堅持。穩定和完善這一雙層經營體制的關鍵和核心是( )。
A.尊重農民的首創精神
B.完善農村所有制結構
C.堅持農村改革的市場取向
D.穩定、完善土地承包關系
7.我國法律規定,限制行為能力的人包括有( )。
A.未滿十歲的人
B.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患者
C.被逮捕的人犯
D.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患者
8.在緊急避險的情況下,行為人所造成的損害( )。
A.可以大于危險可能造成的損害
B.可以等于危險可能造成的損害
C.只能小于危險可能造成的損害
D.特殊情況下可以沒有限制
9.我國《刑法》第61條規定:對于犯罪分子決定刑罰的時候……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判處。這一規定體現了( )的原則。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罪刑相適應
C.罪刑法定 D.實事求是
10.《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 )領導全國武裝力量。
A.國際部 B. 國家主席
C.國務院 D.中央軍事委員會
11.某甲是精神病患者,一日他突然手持匕首追殺某乙,甲將乙逼到一房屋的角落里,乙在無處可逃的情況下,順手將桌上的花瓶拾起扔向甲,致使甲右眼失明,乙的行為是( )。
A.正當防衛 S.防衛過當
C.緊急避險 D.犯罪行為
12.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是( )年制定的憲法。
A.1949 B.1952
C.1978 D.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