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綜合分析題 |
第 6 頁:判斷題、簡答、資料分析 |
第 7 頁:參考答案 |
21.【答案】B。
解析:“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塞翁得馬,焉知非禍”是我們現在常用的成語,它出自西漢劉安主持編寫的《淮南子·人間訓》。
22.【答案】D。
解析:《行政訴訟法解釋》第三十四條規定,法律、法規未規定行政復議為提起行政訴訟必經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既提起訴訟又申請行政復議的,由先受理的機關管轄;同時受理的。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選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申請行政復議,在法定復議期間內又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本題答案為D。
23.【答案】C。
解析:《憲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滿十八周歲的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但是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A項莊某未滿18周歲,不具有選舉權。《刑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對于被判處死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應當剝奪政治權利終身。”B項王某應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D項中許某喪失中國國籍不再是中國公民。C項的香港居民屬于中國公民,擁有選舉權。
24.【答案】B。
解析:《行政處罰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顯然只有B項的表述符合條文的規定。
25.【答案】A。
解析:《刑法》第十八條第四款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A項當選。B項屬于正當防衛。C項未滿16周歲未成年人只對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負刑事責任,故張三不應負刑事責任。D項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不負刑事責任。
26.【答案】A。
解析:善意取得是指無權處分他人動產的占有人,在不法將動產或不動產轉讓給第三人后,如果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時出于善意,就可依法取得對該動產的所有權。受讓人在取得動產的所有權以后,原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讓人返還財產,而只能請求轉讓人(占有人)賠償損失。在本題中,甲為無權處分人,但是丙是明知道甲的房屋是租來的而購買,這就不能構成善意取得。所以,甲的行為屬于無權處分,乙可以要求丙返還房屋并有權解除與甲的租賃合同。
27.【答案】D。
解析:行政處罰種類,是指行政處罰外在的具體表現形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八條的規定,行政處罰有以下7種:警告;罰款;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責令停產停業: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行政拘留;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行政處罰。
可以看出行政處罰措施中不包括拘役。所謂拘役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一種量刑方式,是短期剝奪犯罪人自由,就近實行勞動的刑罰方法。
28.【答案】A。
解析:《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
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29.【答案】C。
解析:《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十六條規定,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選舉權的村民聯名。可以要求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罷免要求應當提出罷免理由。被提出罷免的村民委員會成員有權提出申辯意見。村民委員會應當及時召開村民會議,投票表決罷免要求。罷免村民委員會成員須經有選舉權的村民過半數通過。600人的過半數是301人。
30.【答案】B。
31.【答案】C。
解析:《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三條規定:“本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采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C項中的多名員工患上肌肉萎縮癥的事件,屬于長期使用甲苯等工業原料所致,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不具有突發性,故應選。
32.【答案】C。
解析:《海島保護法》第九條規定:“國務院海洋主管部門會同本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軍事機關,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全國海洋功能區劃,組織編制全國海島保護規劃,報國務院審批。”
33.【答案】A。
解析:從雇傭方來看,希望的是讓所雇傭的人員做很多工作少給工資,但從被雇傭方來看,希望是做很少的工作多發工資。所以這方面應該在最大程度上,使職員所做的工作與其所發工資報酬都相適應的,也就是從公平的角度來確定工資報酬。其他BCD三方面表現的都是制定工資報酬高低的影響因素。是以公平為前提的。
34.【答案】C。
解析:行政職能又稱政府職能,是政府依法對國家社會生活諸領域進行管理所具有的職責和作用。行政職能具有以下實踐意義:(1)行政職能體現了公共行政本質要求。(2)對政府的公共行政活動具有指導作用。(3)科學建立行政組織、設置行政機構的根本依據。(4)實現行政管理過程,科學化的保證。根據以上表述可以看出,科學建立行政組織的根本依據是政府職能。
35.【答案】B。
解析:有效制約和監督權力的關鍵是建立健全制約和監督機制,即一靠民主,二靠法制:同時還要建立健全全面的行政監督體系。
36.【答案】C。
解析:行政環境是指直接或間接影響、作用于行政系統的各種因素的總和。與行政環境關系密切的外部環境包括:政治環境,經濟環境,文化環境,人口、民族、歷史等社會環境因素,自然環境,國際環境。政治環境是行政環境中較為重要的部分,所有的行政系統都不同程度上受政治環境的影響。經濟環境對于政府的行為有著重要的決定作用,它包括作用于行政系統的物質技術和經濟制度。文化環境是決定行政組織的行為方式的又一重要因素,相對于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而言,文化環境對行政組合的影響比較間接,但影響時間更長。人口問題與社會的各個領域存在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密切關系。民族問題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歷史作為社會環境的一種因素,對行政管理也起一定的作用。
37.【答案】B。
解析:通告適用于在一定范圍內公布需要有關人員遵守或周知的事項,是一種告知性的公文,在公務活動中運用比較廣泛。
38.【答案】C。
解析:規范性文件、領導指導性文件、公布性文件、陳述呈請性文件、商洽性文件、證明性文件,這是根據公文的性質和作用所劃分的。規范性文件指強制性推行的,用以規定行為規范的法規、規章等;領導指導性文件是指領導機關制發的用于頒布方針政策、法規規章,指導、布置工作,闡明領導指導原則的文件;公布性文件是指直接向國內外公開發布的文件;陳述呈請性文件指用于匯報工作,陳述情況,提出建議。請求指示或請求批準的文件;商洽性文件是指探討、協商一般事項的文件;證明性文件是指對某組織或個人的使命、身份、經歷或某事件提供證據和對有關各方面權利、義務、責任作出規定的文件。
函,用于不相隸屬機關間商洽工作、詢問和答復問題,向有關主管部門請求批準等,屬于商洽性文件。
39.【答案】B。
40.【答案】D。
解析:事業單位收人的來源主要包括:財政補助收入、上級補助收入、事業收入、經營收入、附屬單位上繳收入及其他收入。其中經營收入是事業單位在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活動取得的收入;事業收入是事業單位開展專業業務活動及其輔助活動取得的收入;補助收入包括財政補助和上級補助,其中上級補助收入是指事業單位從主管部門和上級單位取得的非財政補助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