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聚焦】
當前,我國大氣污染形勢嚴峻,以細顆粒物PM2.5為特征污染物的區域性大氣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嚴重損害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社會和諧穩定。近日,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用硬措施完成硬任務,確保防治工作早見成效。、這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全國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行動指南。@吉林中公教育
【內容提要】
計劃中設定了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目標,即經過五年努力,使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較大幅度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具體指標是:到2017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顆粒物濃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優良天數逐年提高;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細顆粒物濃度分別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細顆粒物年均濃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計劃中按照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配合、區域協作與屬地管理相協調、總量減排與質量改善相同步的總體要求,提出要加快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新機制,本著“誰污染、誰負責,多排放、多負擔,節能減排得收益、獲補償”的原則,實施分區域、分階段治理。
【應對措施】
大氣污染防治,既是重大民生問題,也是經濟升級的重要抓手。必須堅持政府調控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配合、區域協作與屬地管理協調、總量減排與質量改善同步,形成政府統領、企業施治、市場驅動、公眾參與的大氣污染防治新機制;必須實施分區域、分階段的治理規劃,促進產業結構優化、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經濟增長質量提高,從而實現環境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多贏,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具體措施如下:
一是加大綜合治理力度,減少多污染物排放。二是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轉型升級。三是加快企業技術改造,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四是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應。五是嚴格投資項目節能環保準入,提高準入門檻,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嚴格限制在生態脆弱或環境敏感地區建設“兩高”行業項目。六是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完善環境經濟政策。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實施以獎代補政策。調整完善價格、稅收等方面的政策,鼓勵民間和社會資本進入大氣污染防治領域。七是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嚴格依法監督管理。八是建立區域協作機制,統籌區域環境治理。九是建立監測預警應急體系,制定完善并及時啟動應急預案,妥善應對重污染天氣。十是明確各方責任,動員全民參與,共同改善空氣質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