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案例分析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四、案例分析題(案例(一)和案例(二)為多項選擇題,即每道題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意的,請找出恰當的選擇,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案例(三)為單項選擇題。請用2B鉛筆在答題卡相應題號下涂黑所選答案項的信息點,在試卷上作答一律無效。每題2分,共30分)
(一)
材料1:我國石油、天燃氣人均剩余可采儲量僅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7.1%。儲量比較豐富的煤炭也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6%。早在十年前,我國就已經對節約能源進行了立法。近年來能源消耗急劇增長,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大制約,直接威脅國家經濟安全。與能源短缺形成強烈反差的是能源浪費驚人,我國能源利用效率只有33%,比國際先進水平低10個百分點左右。
材料2:2006年8月5日,國務院同意并公布了由環境保護總局、發展和改革委會員制定的《“十一五”期間全國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計劃》。2007年11月下旬,國務院轉發了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統計局和環境保護總局等部門制訂的《單位GDP能耗統計指標體系實施方案》等三個方案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統計辦法》等三個辦法。12月,備受關注的《能源法》(征求意見稿)首次亮相,面向各界征求意見。
61.上述材料說明( )。
A.我國能源消耗的急劇增長與能源浪費并存
B.我國經濟發展方式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
C.能源供需矛盾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
D.我國能源消耗大,環境污染日趨嚴重
62.針對能源和污染問題,我國相關立法進程穩步推進,關于這方面的立法成果表述正確的是( )。
A.我國已經頒行了《節約能源法》
B.我國已經頒行了《能源法》
C.關于污染物排放控制,雖然沒有制定法律,但國務院已經制定了相應的行政法規
D.1989年頒行的《環境保護法》已經不能適應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與生態環境的需要,應當抓緊修正
63.我國政府解決能源短缺問題的思路有( )。
A.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B.建設科學合理的能源資源利用體系,提高能源資源利用
C.要完善有利于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法律和政策
D.減緩經濟發展速度,降低能源消耗
64.2008年是完成我國“十一五”節能減排約束性目標的關鍵一年,要把節能減排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重要抓手,應盡快形成的工作格局是( )。
A.政府為主導 B.企業為主體
B.加強新農村建設 D.全社會共同推進
65.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基本形成節約能源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 )。
A.消費模式 B.增長方式
C.產業結構 D.生活方式
(二)
材料1: “過去搞平均主義,吃大鍋飯,實際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貧窮,我們就是吃了這個虧。……”“我的一貫主張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大原則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區發展快一點,帶動大部分地區,這是加速發展、達到共同富裕的捷徑。”(摘自《鄧小平文選》第3卷)
材料2: “我國經濟發展分三步走,本世紀走兩步,達到溫飽和小康,下個世紀用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時間再走一步,達到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這就是我們的戰略目標,這就是我們的雄心壯志。”(摘自《鄧小平文選》第3卷)
材料3: “要實現我們的雄心壯志,不改革不行,不開放不行。我們走的路還很長,任務還很艱巨。”(摘自《鄧小平文選》第3卷)“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圍繞發展社會生產力這個根本任務,要把改革作為推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各項工作的動力。……需要擴大開放,吸收和借鑒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摘自《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請回答:
66.材料1體現了哪些唯物辯證法原理,運用這些原理分析正確的是( )。
A.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于總的量變過程中的局部性部分質變的原理
B.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屬于由窮到富的局部性部分質變
C.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屬于由局部性部分質變到全局性質變
D.實現共同富裕,是加速我國經濟發展的捷徑
67.材料2體現了哪些唯物辯證法原理,運用這些原理分析正確的是( )。
A.體現了唯物辯證法關于總的量變過程中的階段性部分質變的原理
B.由貧窮到溫飽,由溫飽到小康,都是階段性部分質變
C.達到共產主義社會是根本性的質變
D.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則實現了由“不發達國家”到“發達國家”、基本上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質變
68.材料3體現了哪些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運用它們分析正確的是( )。
A.社會改革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的原理
B.外因在事物發展中作用的原理
C.社會主義改革的目的是為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D.改革是推動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主要和直接動力,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69.鄧小平在( )就提出了三步走戰略目標。
A.1978年 B.1980年
C.1981年 D.1987年
70.鄧小平的“三步走”戰略和江澤民的“新三步走”戰略的異同在于( )。
A.兩個“三步走”都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總體發展戰略的具體步驟
B.其總體目標一致
C.鄧小平的三步走戰略中21世紀的第三步戰略目標比較籠統
D.江澤民提出的新“三步走”戰略步驟是對鄧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戰略中第三步戰略目標的具體化
(三)
N市某縣工商局經濟檢查科接到群眾舉報,該縣光明照相館擅自向某服務公司出售帶有“富士”、“柯達”商品標識的廢舊暗盒。經濟檢查科派工作人員王某和李某前往調查,查明該照相館于1997年1月~1998年10月間,以每個0.2元的價格向該服務公司出售廢舊暗盒11000個,得款2200元。該服務公司買到這批暗盒后,裝上彩色膠片,假冒“富士”、“柯達”彩卷銷售牟利,曾被依法查處。鑒于光明照相館的行為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規定的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經濟檢查科于1998年12月以自己的名義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沒收光明照相館的違法所得2200元,對其罰款1000元。光明照相館不服,提起行政復議。
71.本案中的經濟檢查科( )。
A.是具有獨立行政處罰權的行政主體
B.是行政主體,但沒有行政處罰權
C.不能以自己的名義獨立行使行政處罰權
D.能夠獨立承擔行政責任
72.根據《行政處罰法》的規定,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或者規章的規定,可以在其法定權限內委托下列哪個主體實施行政處罰( )。
A.公民 B.依法成立的從事營業活動的組織
C.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 D.依法成立的管理公共事務的事業組織
73.光明照相館不服行政處罰決定而提起行政復議,被申請人是( )。
A.王某和李某 B.某縣工商局
C.經濟檢查科 D.某縣人民政府
74.對本案具有行政復議管轄權的復議機關是( )。
A.某縣工商局 B.某縣工商局法制辦
C.N市工商局 D.N市工商局法制辦
75.如果復議機關改變原處罰決定,光明照相館仍然不服而提起行政訴訟,則被告是( )。
A.某縣工商局法制辦 B.N市工商局法制辦
C.某縣工商局 D.N市工商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