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掉水分之后,未來我國還將通過收入分配、土地制度和稅收制度等一系列改革,實現居民收入和GDP的同步增長,讓經濟發展釋放更多正能量。
“無水”蛋糕要做大 分好蛋糕為惠民
對于當前中國的基尼系數,成為時下又一個討論熱點。在18日的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03年到2011年我國居民基尼系數。這是國家統計局經過近兩年的準備,對原有的城鄉分開的住戶調查制度進行了改革,按照全國統一的城鄉可比的統計標準、指標體系進行記帳,計算得出的2003年到2011年全國居民基尼系數。
數據顯示,中國全國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數2003年是0.479,2004年是0.473,2005年是0.485,2006年是0.487,2007年是0.484,2008年是0.491;然后逐步回落,2009年是0.490,2010年是0.481,2011年是0.477,2012年是0.474。
這些數據一方面說明了我國加快收入分配改革、縮小收入差距的緊迫性,因為0.47到0.49之間的基尼系數不算低;另一方面說明了從2008年金融危機以后,隨著我國政府采取惠民生的有力措施,我國的基尼系數從最高點開始逐步回落。
馬建堂談到:“經濟發展在不斷做大蛋糕的同時,還要分好這塊蛋糕。”
目前,我國的收入差距主要體現在城鄉差距上,大概有3倍,優化我國的基尼系數,分配好經濟發展這塊蛋糕,縮小城鄉收入差距是首要工作。可喜的一點是,盡管我國城鄉居民收入有3倍的差距,但是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際增速已經連續第三年超過城鎮居民。農民收入提高是因為這幾年打工收入、農產品收入、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都有所增加。
其中,打工收入是增量最大的一塊,數據顯示,去年農民工總量增長了3.9%,農民工月收入比上年增長了11.8%。其次是售賣農產品的收入,不僅表現在量的增加還表現在價格的上漲。在轉移性收入方面,去年各級政府加大了對農民的轉移支付力度,去年,農村居民的轉移性收入增幅為21.9%。
這些拉動農民收入增長的因素在2013年和未來時期內,伴隨國民經濟穩中有進地發展,會逐步加強,再加上城鎮化的推力,城鄉各個方面的差距都將逐步縮短,更好地分配經濟社會發展這塊蛋糕的愿景并不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