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必須是實實在在和沒有水分的增長,是有效益、有質量、可持續的增長。
——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上如是說
7.8%,這是2012年度中國GDP的增長幅度。在經歷了多年的“保八”目標之后,國家統計局在上周五公布的這個數字難免帶著幾分特殊——它也許象征著我們正在告別某種“數字上的習慣”。甚至許多經濟分析人士在經濟增長“破八”之后反而“長出了一口氣”,這一體現著在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之后“新導向”喚起的新期待。
頂住來自國內國外的各種壓力,中國經濟駛過了亂流激蕩的2012。未來經濟增速放緩的勢頭是否還將延續?我們又如何實現沒有水分、實實在在的增長?甚至在2013以及更長久的時間內開啟一段“更有效益、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航程?
2012:探底企穩 意義不凡
2012年被定義為“不平凡”和“復雜”的一年。從2011年開始,GDP連續7個季度增速放緩,中國經濟“穩增長”承受巨大壓力。分季度看,2012年一季度同比增長8.1%,二季度增長7.6%,三季度增長7.4%,四季度結束回落態勢增長7.9%。
專家表示,四季度經濟趨穩,主要是隨著各項政策措施和投資項目的進一步落實到位,去庫存因素影響減少的影響!霸谇捌谀嬷芷谡吒深A下,目前經濟已階段性企穩,”招商證券宏觀研究主管謝亞軒表示。
在四季度經濟繼續回升背景下,2012年全年經濟增長7.5%的目標實現無礙。統計局18日發布初步核算數據,2012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為519322億元,高出年初預期目標0.3個百分點。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表示,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出口大國,在2012年一方面面對外需弱的挑戰,另一方面也面對中國產業結構不合理、科技創新能力不強、資源環境約束加劇、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比較大的挑戰,所以經濟增長下行壓力明顯增大。
“2012年經濟結構調整有了新進展!眹医y計局局長馬建堂說。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最終消費對GDP貢獻是51.8%,資本形成貢獻50.4%,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貢獻-2.2%。在經濟增長的貢獻中,最終消費的貢獻率比資本形成高1.4個百分點。
分析認為,這一數據表明,經濟增長方式正逐步從過去過度依賴投資轉向平衡的依賴投資、消費和進出口,長期以來保持投資穩定增長和鼓勵增加消費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績。
與此同時,相比于工業、消費和投資同比增速的全線回落,去年城鄉居民收入繼續呈現出較快增長態勢,收入增速跑贏GDP。具體來看,2012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26959元,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扣除價格因素,分別實際增長9.6%和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