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變態題:籃球架的高度對你有什么啟發
【例】你注意觀察過籃球架嗎?籃球架的高度比1層樓高,比2層樓低,籃球架的高度對你有什么啟發?
【解析】首先想到的是籃球運動發明者的偉大。籃球架的高度為什么不比一樓低也不比二樓高呢?因為如果它比一樓高,在普通人都伸手就可以達到的高度,伸手便可及未必就有這么大的魅力。如果它超過了二層樓的高度,那么就太高了,要投籃得分就變得相對難了。所以,籃球架在一個適度的高度,可以讓人合理的得分,所以它吸引了無數的球迷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
由此,我想到的是,我們在平常的生活工作,制訂目標的合理性。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有些人好高務遠,制定一些不切實際的目標,這樣,往往很能實現目標,目標一旦同有達到,對人的打擊也就隨之而來了。而另外有些人,則是太過于低估自己的實習,明明有一升的容量,卻只裝半升的水,剩下的半升空間就浪費了。雖然人謙虛是好,過份的自謙除了隱埋自己有時也會讓人覺得虛偽。
總的說來,每個人的能力水平都是有限的,在平常的工作生活中,根據自己的實力,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是成功的關鍵之一。
七、弱點題:你覺得你能勝任公務員工作嗎
【例】公務員工作的主要內容之一是行政管理,而從你的個人簡歷中可知,你從沒有從事過相關管理工作,即缺乏管理經驗,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你能勝任公務員工作嗎?
【解析】“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人都有其長處,也存在某些弱點。應考者的弱點在面試中也時常被觸及。一般應考者在考官提問觸及自己的弱點后,就覺得有些難堪、表情很不自然,甚至心情復雜,從而影響了整個面試中的情緒。
考官提問觸及應考者的弱點,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從應考者的簡歷或其他材料中了解到的弱點;二是提問無意中觸及了應考者的弱點。但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考官的目的并不是抓住應考者的弱點不放,讓你下不了臺,而是借此來觀察應考者應付于己不利情況的能力,進而評價其個性素質。因此,當提問觸及到自己的弱點時,千萬不要灰心喪氣,更不能胡猜亂想。聰明的做法是首先敢于正視自己的不足,保持心平氣和的情緒。回答問題時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想辦法克服自己的不足。例如,有的應考者常因筆試成績不夠突出或是在學校期間學習成績平平而心中忐忑,因此面試時最怕主考官問“你在校期間學習成績不高呀”或“你的筆試成績不夠突出”等問題,一旦被問到此類問題便啞口無聲了,憋了半天也說不出理由,這樣很被動;也有的應考者被問及此類問題后便東拉西扯地找客觀理由,什么學校教育質量差、老師教書不認真、課外活動太多以及筆試出題太偏,等等,將責任推給別人。正確的回答,應該是實事求是地把自己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平平、這次考試筆試成績不理想等問題坦誠地說清楚,應簡要地說明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這樣讓主考官感覺你回答問題的誠實程度和客觀地分析你存在不足的原因。這樣你便能轉變劣勢,得到好評。如果錄用你,你的誠實也能讓領導放心。
八、自殘題:你有什么業余愛好
【例】你有什么業余愛好?(或休息時你喜歡做些什么?)
【解析】業余愛好這種問題很容易傷害考生本人。考官詢問考生的興趣愛好,不是想和考生閑聊,盡管很多考生明白這一點,但考官如此詢問,其意在何處呢?
業余愛好的測評較復雜,不確定性也較大。可能情況有:
(1)通過業余愛好來考察考生的人格結構的完整性和生活的豐富性、穩定性。如果考生沒有什么興趣愛好,業余生活很單調,那么考生的個性結構就可能有缺陷。相反一個業余生活豐富多彩的人,他從生活中得到的樂趣和成就感就大,生活的穩定性就高,從而能對本職工作起到積極有效的支持作用,而且工作中產生的疲勞與緊張、壓力也可以在業余生活中得到調節和緩解。
(2)有些考官認為業余愛好上愛鉆研的考生對于本職工作也一定能鉆研,而且本職工作的鉆勁會更大更深。
(3)有些考生的興趣愛好剛好與某位考官一致。如一位考生自言愛好打乒乓球,曾獲得過市高校運動會乒乓球項目的亞軍。剛好考官也愛打乒乓球而且正苦于單位無對手,打起來沒勁,這時,考生的愛好是不是就成了一把“鑰匙”了呢?
(4)考生如果有一兩項業余愛好上的特長就會讓考官另眼相看,而且成績越突出,離自己的專業越遠,給考官的印象就會越深,有時候考官甚至會考慮因此而特別錄取這樣的考生,以讓本單位在有關活動、比賽中能一炮打響,提高本單位的綜合實力。
(5)考官了解考生的體育運動的愛好,不是想尋找“球迷”而是想從側面了解考生的工作精力和活力以及身體健康程度。
考生最后要注意的一點是:不要自己給自己挖陷阱,如果考官從你的敘述中作出結論:你的興趣愛好會干擾本職工作,那就自己給自己挖了個陷阱。有的考生驕傲地宣稱自己愛打高爾夫球,并加入了某俱樂部,每周至少訓練30個鐘頭。對這樣的考生,考官可能會建議其做職業高爾夫運動員。此外考生的“不安全愛好”也會讓考官毫不猶豫地否定掉考生,例如:跳傘、江河漂流、洞穴探險等愛好。
九、測試題:談談你的優點和缺點
【例9】能談談你的優點和缺點嗎?
【解析】這個問題主要測試考生本身的綜合素質。主要考察考生對人才的基本素質的正確認識以及能否全面、客觀地評價自己。從考生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上考官還能看出考生是否自信(或者自傲、自卑)。
考生回答時除了注意上面三個要點外,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盡管這是你的主觀評價,受個人自信程度、價值取向等影響很大,也就是說你所描述的優、缺點與實際情況可能不符,但你的陳述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考官對你能力的判斷。例如,考生謙虛地說自己語言表達能力尚需完善,那么盡管你在此前的面試中語言流暢、結構清晰、層次分明,且能夠充分利用非言語符號,但考官下結論時多多少少會受到你自己否定性結論的影響。
(2)作為一個“社會人”,考生實際具有的優點是很多的,如:勤奮學習、集體觀念強、善于分析問題、人際溝通能力較強,甚至連聽母親的話、對愛情忠貞也是優點。但考生一定要突出重點,即:非常出色的特質和與報考職位相關的優點。若考生反復強調的優點其實很一般,就會適得其反了,同樣談缺點也應從這兩點出發,不要過于具體甚至恰恰相反:一個是“避實就虛”,談一談無關緊要的小缺點,而不要過于坦白暴露自己能力結構中的重大缺陷。此外還有一個“投機”的辦法,就是談自己的“安全缺點”,就是那些在某些場合是缺點,但在另外一些場合下又可能是優點的缺點,如你與那些對工作不負責任的人很難相處,經常由于苛求自己做事十全十美而導致工作的延誤等。不過這種“安全缺點”由于易讓經驗豐富的考官認為你是“油嘴滑舌”,所以應慎用!
(3)談論優點應注意表情、神態、語調等,宜“低調”處理。有時可表示自己“更上一層樓”的希望和努力;談論自己的缺點不要停留于缺點本身,可將重點放在自己克服缺點的決心和行動上。
(4)不要泛泛而談,可以結合事例具體說明,盡管考官未明確要求。
(5)談優點不要超過三個(具體或強調談論的優點);談缺點只談一個并不少。
十、必考題:請簡單介紹一下你的簡歷和家庭情況。
【例】請簡單介紹一下你的簡歷和家庭情況。
【解析】面試開始時,主考官一般會問及考生家庭情況方面的問題,如家庭人口及其工作情況、家庭經濟來源及收入多少、來本單位應考是自己決定還是父母、愛人意見,等等。主考官問這樣的問題有兩個目的:一是面試剛開始時考生都有些緊張、情緒不穩定,問一些考生最熟悉也易于回答的問題,可使其放松一下,消除緊張;另一個目的,是通過提這方面的問題了解你的家庭和你的關系怎樣,從而探知你是怎樣一個人,家庭環境好壞及對你的影響,負擔重不重。如果說前者只是為了引發話題消除緊張,那么后者可能是主考官的用心所在。因為任何一個單位,都希望新來的工作人員自身條件較優越,沒有家庭負擔或負擔很小,有利于你的發展,可以精力集中地干工作。
因此,當主考官問你的家庭情況并不厭其煩地提很多問題時,你應當把情況如實地講出來,如果你的家境很好,你在回答中一定要表明并使對方相信你在家中比較超脫,可以精力集中地工作。即使家庭有困難也要實事求是地講出來,但必須講明你克服困難的決心和信心,以及克服困難的措施。這樣就能解除用人單位對你的顧慮,從而放心地錄用你。
另外,回答此類問題時語言要簡明扼要,只消三言兩語,講清楚即可,千萬別嘮嘮叨叨、廢話連篇。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