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材料和問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然而,格林公司真的只是“超范圍經營”生產飼料油嗎?根據格林公司成品油的流向,鄭州宏大糧油商行進入警方視野。7月14日,公安部指揮浙江、河南等地警方抓獲該商行負責人袁一等17名犯罪嫌疑人。袁一是否知道柳立國賣的是地溝油呢?“我們賣的油顏色重,有一股辣味,一看就知道與正常的食用油有差別。”柳立國說:“而且我們賣的價格是8100元至8300元一噸,正常的大豆油每噸要10000元左右。”為牟取暴利,袁一把這些來路不正、自己不敢食用的油,批發給鄭州郊縣的一些糧油店,或者經灌裝零售給周邊的賓館、飯店、工地食堂、夜排檔、油條攤。警方在搜查時還發現,部分地溝油還被貼上某著名食用油品牌商標。“兩年不到的時間,格林公司一家就生產了上萬噸地溝油進入市場。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情況,格林公司還有其他銷售下線,目前正在進一步調查取證。”全程參與偵破此案的民警洪聚峰表示。
2.研究表明,長期攝入地溝油會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如發育障礙、易患腸炎,并有肝、心和腎腫大以及脂肪肝等病變。而地溝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黃曲霉素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
短期內沒有一種簡便的方法可以鑒別地溝油。“油摻油,神仙愁,神仙都很難分開它。地溝油大概已經有20年以上的歷史,即便到今天,我們依然能在農村市場和城鄉結合部的市場看到地溝油,同時我們也感受到它進入了大食堂。如果按噸位算的話,每年消化掉的地溝油應該有幾百萬噸。我很慚愧,我們到現在也找不到很有效的技術手段來鑒別,這種油是地溝油,這種油不是地溝油。”參加央視一檔節目時,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院長胡小松這樣說。
專家表示,地溝油案件看上去鏈條清晰,但由于環節眾多,而且不同環節在“罪與非罪”上界限不太清晰,這給警方偵查帶來了不少困難。比如,僅僅收購地溝油原料一般不構成犯罪,對地溝油進行深加工也不一定是犯罪,因為它可以用于正當目的;把地溝油當做食用油銷售很可能涉嫌犯罪,但這個環節往往比較隱蔽。這也是地溝油傳聞很多卻鮮聞案發的重要原因。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劉紹武表示,食品安全案件環節多、鏈條長,隱蔽性強、跨區域廣、行政違法和刑事犯罪相互交織等特點十分鮮明。案件的成功偵破,依賴各警種、區域警務和公安機關與行政主管部門的密切合作。
為貫徹落實全國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各省市都把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作為當前一項嚴肅的政治任務和年度食品安全重點工作來抓。G省出臺六大措施嚴打“地溝油”:一是全環節偵破嚴懲違法犯罪。徹查每宗“地溝油”案件,對已經查明違法或犯罪證據的案件,依法從嚴從重追究法律責任。二是以城鄉結合部、城市近郊區為重點,組織開展拉網式排查,全面清理取締非法提煉加工餐廚廢棄油脂的小作坊、黑窩點。發現的重大案件由公安部門掛牌督辦。三是認真核查相關生產加工企業,摸清生物柴油、工業油脂、肥皂、油漆和動物飼料等相關生產加工企業的底數,加強監督檢查,發現可疑情況深入追查,及時采取控制措施。四是加強食用油市場監督檢查,有效防范、堵塞“地溝油”進入流通和消費環節的渠道。五是建立餐廚廢棄物管理和利用長效機制,推進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六是抓緊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設立專項獎勵資金,進一步鼓勵、發動廣大人民群眾監督舉報“地溝油”等食品違法犯罪行為,充分拓寬和發揮社會監督的渠道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