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結合給定材料5-6,假定你是Y市市政府的一名工作人員,針對當前交通擁堵的現象,為響應上級號召,撰寫一份關于提倡Y市市民綠色出行的《倡議書》。(25分)
要求:分析合理、條理清楚、語言簡練,不超過350字。
【參考要點】
標題:倡議書
主送機關:全體市民
發文機關:Y市市政府
發文日期: 2012年11月22日
一、當前市民出行所遇到的問題,為了緩解這些問題,倡議大家選擇綠色出行;
二、倡議具體內容:
1.選擇綠色出行方式:少開車,多步行,多騎自行車;
2.選擇最佳出行路線,提高辦事效率,減少出門次數;
3.拼車出行,除非必要不單獨駕車外出;
4.做綠色出行的宣傳者和文明交通的實踐者。
三、發出號召
【參考答案】
倡議書
全體市民:
目前,隨著機動車保有量持續增加,交通擁堵、空氣污染、噪音污染等問題日益突出。為緩解交通擁堵,提升我市形象,大力推行綠色出行。特提出如下倡議:
一、合理選擇出行方式,堅持每周少開一天車,多步行出門,多選擇騎自行車,首選公共交通,多乘公交車、地鐵等。
二、根據需要選擇最佳出行路線,提高辦事效率,爭取一次出門、全程辦完。減少出門次數,緩解交通壓力。
三、盡量和熟悉的人拼車出行,除非有特殊的事情,否則不單獨駕車外出。
四、遵守交通法,爭做綠色出行的宣傳者、文明交通的實踐者。讓更多的人了解綠色出行的好處,并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到綠色出行中來。
綠色出行離不開大家的支持和參與,讓我們一起為城市的文明做一份貢獻,為緩解交通擁堵貢獻自己的力量!
(四)根據給定材料,圍繞“交通擁堵”,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50分)
要求:1.中心論點明確
2.內容充實,結構完整,有說服力
3.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
【參考范文】
以疏之藥 治堵之患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城市人口和汽車保有量大幅增加,交通擁堵問題已經成為危及社會運行效率的“頑癥”,嚴重影響到城市人群的生活質量和城市經濟的長遠發展。城市交通“擁堵之癥”病因復雜多樣,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城市規劃的不足、公共交通不發達以及交通意識的淡薄。醫學上講“下藥要對癥”,馬克思主義哲學也指出,要抓住主要矛盾。因此,治療城市“擁堵之癥”需抓住病根,下疏通之藥。
治堵之患,需切實完善城市規劃。當前城市規劃落后,遠遠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求:一方面城市規劃注重面積而忽略結構,城市攤子越鋪越大,致使工作區遠離生活區;另一方面,城市規劃注重眼前忽略長遠,對人口數量增長估計不足,致使人多車少。這樣既浪費了民眾的時間,又堵塞了交通,最終降低民眾的生活質量。因此,政府部門應加大科學規劃城市的力度,從規劃小區開始,完善社區功能,使居民的上班與生活休閑可以在一個小區內解決。
治堵之患,需大力發展公共交通。交通工具中出行效率最低的是小汽車,最高的是公共交通。當前,我國私家車大量進城占用大量道路資源,致使道路利用率較低。與此同時,公共交通發展落后,沒有專用道路或專用道路被占用,站點設置不合理,服務質量差,很多人不愿乘坐公交車,進一步降低了交通效率。對此,我們應給市民提供一個愿意選擇、能夠替代開車進城的高效率的公共交通方式,優化交通模式、發展立體交通,提供便捷、舒適、快速的公交服務。
治堵之患,需倡導民眾綠色出行。交通擁堵也是許多發達國家面臨的難題,為它們打開局面的恰恰是綠色出行。“疏導”即“疏而導之”,對擁堵現象我們既要進行疏通,又要對其進行導向。因此,要注重對人們出行意識進行導向,大力倡導現代交通理念并開展文明交通活動,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以及公益廣告等,深入開展綠色出行和環保知識等方面的宣傳,提高交通參與者現代交通意識,引導交通消費方式的轉變。這樣以“治理人流”來“治理車流”的策略不失為是“治堵戰”中的長遠之計。
“舉大事,必當下順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治療“堵患”是得民心、順民意、遂民愿的大事,有利于提升城市競爭力。治療“堵患”勢在必行,需切實完善城市規劃、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倡導綠色出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暢通的城市。(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