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于深化高等學校科技評價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明確提出,對高校、教師的科研評價,將實施分類評價,不搞一刀切。
我國高?萍荚u價之所以重量不重質,注重短期政績,根源在于我國大學辦學存在嚴重的行政化、功利化傾向。表現在科研評價中,就是由行政機構主導評價,結果是行政評價替代了學術評價,行政指標、利益指標取代學術標準。要改革高?萍荚u價,關鍵在于推進學術去行政化,實行學術自治。
比如,《意見》提出,“全面改革教育系統各類科技項目、人才項目和科技獎勵的評審辦法。提高科技獎勵質量,減少數量!北砻嫔峡,這可以部分解決獎項過多、學者跑獎、要獎的情況,要想根治則應該全面清理政府部門主導的評獎和人才項目,直至全部取消。國家教育規劃綱要和人才發展規劃綱要,都提到政府部門要退出高等教育評價和人才評價,但在具體落實時,行政部門卻舍不得退出。
《意見》提出要實行分類評價也是如此。分類由誰來分類?分類標準誰來制訂?誰來執行?如果這些還是由行政部門制訂標準、進行操作,結果必然是換湯不換藥。
推行教師同行評價,在大學里建立獨立發揮作用的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這才是改革高?蒲性u價體系的關鍵所在。近年來,我國各高校都在建立教授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但遺憾的是,現實中的高校學術委員會,有的甚至淪為擺設,委員由行政部門委派、掛靠在科研處、教務處,無法獨立運行。
假如教育部門想切實推進高校評價體系改革,就應該努力促進高校建立現代大學制度,在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的同時,督促高校完善“學術自治、教授治校”。
另外,推進高校評價機制改革,還有必要實行年薪制和終身教授制度。我國教授們為何被指標折騰為“學術民工”,原因在于每年一考核,要用論文、專利、課題、經費去兌現待遇,教育部在這次意見中提到延長考核周期,這可解決評價周期太短的問題,但并不治本。在國外大學,年薪制和終身教授制度,是確!皩W術自治”的重要制度。
總之,要讓我國高校的學術研究環境有所改變,必須突破行政治?蚣埽钊胪七M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
申論部分不僅要多關注社會熱點,更重要的是勤動筆練習,并使用適當的教材提升自己,《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標準教材》申論部分主要提供對申論的全面認識、提升申論應試能力、申論的應用文寫作以及相應真題演練,能夠助備考者一臂之力,切實增加申論科目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