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江西省公務員錄用考試
《申論》試卷
滿分:100分 時限:150分鐘
一、注意事項
1.申論考試是對應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的測試。
2.作答參考時限:閱讀材料40分鐘,作答110分鐘。
3.仔細閱讀給定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作答要求”依次作答。
4.請在《申論答題卡》上作答,在草稿紙上或其他地方作答一律無效。
5.嚴禁折疊答題卡。
二、給定資料
材料1
流動,是一個社會和民族的生機與活力所在。中國正經歷著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人口流動。2011年,我國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1.27%,城市人口歷史性地超過農村人口,流動人口規模為2.3億。流動不只改變鄉村,正在全面而深刻地改變著中國。
流動豈止在城鄉?事實上,不僅僅是廣大農民工,許多中國人的命運都在流動中得到了改變。跳槽求職的大學生群體、尋找投資之地的民營企業家群體、享受生活的旅游群體、異國圓夢的留學群體……流動大軍的主體愈發多元,規模愈發壯觀,范圍愈發廣闊。
給交通帶來巨大壓力的春運大遷徙,像一面鏡子映照出中國的流動圖景。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春運人數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年均增長5.6%,近幾年接近10%。2012年,春運人數首次突破30億人次,今年則將超過34億人次。
在流動中,中國人尤其是廣大農民工獲得了財富與改變命運的機會。2013年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2012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917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0.7%,連續三年增收超過城市居民。農民收入增量源于三個因素,擺在第一位的就是打工收入增加。
流動,催生出“人口紅利”效應,流動人口作為城市的勞動人口創造了中國GDP的20%左右。原國家人口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發展規劃與信息司司長于學軍說,流動人口分布在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在加工制造業、建筑業、采掘業及環衛、家政、餐飲等服務業中已占從業人員半數以上,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國家統計局對農民工的調查監測報告指出,2011年跨省外出的農民工數量減少,首次改變了多年來跨省外出農民工比重大于省內務工比重的格局。報告顯示,東部地區仍然是農民工流向的主要地區,但中西部地區吸納能力在增加。隨著中西部務工收入增幅高于東部,東部和中西部地區務工收入差距在縮小。
2012年底,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的李克強同志在江西九江市調研時指出。發展最大的差距是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這也是現代化建設最大的難題。從城鄉看,6億多農民與6億多城鎮人口的收入差距超過3倍,從區域看,東部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平均超過8000美元,中西部最低的地方只有1000多美元,差距是巨大的,逐步縮小這兩大差距,是發展動力富民的動力。
城鄉分隔、城鄉聯系、城鄉融合到城鄉一體——這是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城鄉關系經歷的四個階段。當城市化水平超過30%時,城市文明開始加速向鄉村輻射,達到50%時。城市文明普及率有望達70%;而當城市化達到70%時,城市文明普及率將達100%。換言之,城鄉一體化基本實現
熱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