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8分
根據“資料6”分析歸納職業技術教育在德國成功的原因。
要求:全面準確,條理清楚,250字左右。
【解題思路】
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通過審題可知,題干要求“根據‘給定資料6’分析歸納職業教育在德國成功的原因”,為作答提供了兩個重要信息:一是作答范圍為“給定資料6”;二是作答內容為“分析歸納職業教育在德國成功的原因”。要求中提到“條理清楚”,因此,考生在作答時要注意答題結構。另外,還要注意字數在250字左右。
閱讀材料,提煉要點
既然作答范圍是“給定資料6”,那就需要了解“給定資料6”講的是什么,從中可以提煉哪些要點。
通讀“給定資料6”可知,“給定資料6”講的是德國的職業教育情況。在資料中,與作答內容相關的要點包括:德國政府重視科研及人才,生產以人為主導,經職業技術培訓后的技術工人待遇很高;職業培訓的費用主要由政府和企業承擔;企業提供實習場所,給學生發生活費;德國《職業教育法》對參與職業教育的企業資格、設備等都有所規定;企業會享受到國家的經費補貼;無力或不愿培訓時,由職業培訓中心幫助承擔“校外培養”任務;在德國職業教育體系中,政府和工業界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各司其職,目的只有一個:培養技術型人才,保持德國競爭力;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認可培訓崗位并對培訓、創新以及相關研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為職業教育設定課程,為教職人員提供資金支持等;監管商會活動;監管企業、證書發放;不斷創新、更新職業培訓崗位,提名專家參與規則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訓補貼;監管企業,包括核實企業培訓資質、監管企業培訓等重要環節;為企業培訓提供咨詢,調解企業與學徒產生的糾紛。
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分析以上提煉出來的要點,職業教育在德國成功是因為政府和工業界的共同作用,具體分析時,應從聯邦政府、地方政府、商會和企業四個方面組織答案。最后,將要點用簡潔的語句,全面、準確地寫出來即可。
【參考答案】
職業教育之所以在德國成功,是因為政府和工業界在職業教育體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各司其職,以培養技術型人才,保持德國競爭力為目的。
一、聯邦政府:搭建合理的法律框架,認可培訓崗位并對培訓、創新以及相關研究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經職業技術培訓后的技術工人待遇很高。
二、地方政府:為職業教育設定課程,為教職人員提供資金支持等,監管商會活動。
三、企業:提供實習場所,發給學生一定的生活費用,不斷創新、更新職業培訓崗位,提名專家參與規則制定,并提供一定的培訓補貼;無力或不愿培訓時,由職業培訓中心幫助承擔。
四、商會:監管企業,發放證書,為企業培訓提供咨詢,調解企業與學徒產生的糾紛。
三、20分
假設某市工會領導閱讀了“資料7”后,擬在全市制造業中開展“藍領創新”活動,請以“從市總工會”的名義,寫一份倡議書。
要求:定位準確,內容全面,語言生動,具有號召力,400-450字。
【解題思路】
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本題要求以工會的名義,寫一份有關開展“藍領創新活動”的倡議書。作答時注意題目的作答要求,即定位準確,內容全面,語言生動并且有號召力,這與題干中所給出的內容是相符合的。這里的定位是指倡議書的對象是全市制造業的從業者,所以倡議書的語言不能太官方、太生硬,要吸引人,要生動。此外,還要注意字數的要求是400—450字之間,不要在字數上面丟分。
閱讀材料,提取要點
從題干中我們得知答案的要點集中在給定材料7中,所以我們重點梳理材料7的有關內容。材料7的第一段主要是講述一個案例,浙江Z公司的組長老梁,在工作實踐中發揮工人的自主創新作用,為企業節省了生產成本。而且,從老梁身上我們能看出來新時代工人的價值觀的變化,他們不再把自己當成生產工具,二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個體,在價值觀的帶動下,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新時期工人的新定位。
材料7的第二段就是講寶鋼集團的“藍領創新”,工人在生產一線中,進行發明創造,為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利潤。并且,工人之間能夠發揮傳、幫、帶的精神,將“藍領創新”能夠得以推廣。而且,企業也能夠給工人提供創新的平臺,建立激勵體系,激發工作創新的積極性和潛能,最好的詮釋了現代企業制度下,企業如何依靠職工得到更好的發展。由此可以看出,“藍領創新”活動的核心是要號召企業和職工愛崗敬業,積極創新。
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將上述要點進行整合,突出重點,按照“闡明倡議事由——寫明倡議事項——呼吁號召”的形式組織答案,注意用語要有號召性,語言生動準確。
【參考答案】
XX市總工會關于開展“藍領創新”活動的倡議書
廣大職工朋友們:
創新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近年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企業取得了快速發展,但創新力不足日益成為我們工作的瓶頸。為了全市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為了給廣大職工同志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現決定開展“藍領創新”活動,希望全市企業及職工朋友們,愛崗敬業,積極創新。
“藍領創新”需要大家轉變價值觀,將自主創新作為自己的職業目標,實現對自我的重新定位;需要大家不斷在崗位中學習,在一線中解決各種疑難雜癥,不斷開拓創新;需要大家帶頭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發揮團體的跨崗位、跨區域、跨專業的協同機制;需要企業尊重工人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不斷完善體制,激發工人的創新積極性,將創新融入企業的文化之中。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職工是創新的靈魂,崗位是創新的源泉。廣大工友要不斷發揮自主創新的潛能;企業要不斷完善幫助工人自主創新的機制,最大限度的調動工人的創新積極性,共同迎來企業發展的新篇章。
XX市總工會
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