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政治:“專家論證會現在已經非常濫用了。”一位不愿具名的圈內人士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
他說,專家論證會一般由對案件審理有異議的案件相關人提出申請,根據刑法、民法、商法等不同領域,申請人找到相關的權威專家。在北京,請專家的標準以國內一流法學家為主,“尤其是參與起草某部法律的權威專家”。如果是地方的論證會,就找一些本省一流高校的法學教授。有的甚至也會在北京請幾個權威的專家過去。
“實務界的少,因為大家覺得律師總是為當事人說話,所以沒太大公信力。法院、檢察院相關系統的人不會參加,因為有限制和忌諱。有些法官也會以司法院校的兼職教授身份參加。”他說。
專家聚集后開半天會,由律師介紹案情,提供證據,專家就朝著有利于申請人的一方去努力尋找一些說法和理由,但是最后的結論要顯示一個比較公正的說法。“有些案情復雜的可能會開一整天的會”。
論證會上一般不會提供全部材料,“專家也沒那么多時間看”。專家到場后,律師有選擇地提供有利于當事人的部分材料,用10多分鐘到半個小時的時間,翻一翻,從中找到對被告人有利的幾個角度。“實際上材料中已經有律師主導性意見了。”該人士說。
有記錄人將會議意見整理出來,發給專家。專家看完后覺得沒有表述上的錯誤,沒有明顯的邏輯和法律錯誤,就挨個簽名。
論證意見書中的專家意見基本一致,“偶爾也會有一些專家有不同意見,但因為收了錢,最終還是要說兩句對申請人有利的話,那些不利的話就不寫在意見書里了。個別專家實在不認同其他人的意見,但他收了錢也要簽個名。”
由于此類專家論證會越來越受到輿論的批評,現在很多專家都學乖了,他們都會在論證書后注明,未經到會專家的書面許可,論證意見書不許向媒體提供,不得公開發布,只用于提供給辦案單位或有關負責人等。他們主要是怕引起公共輿論對他們的批判。
論證會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直接找專家論證,另一種以疑難案件研究中心或某案件研究中心的名義論證。相比較而言,后者更加規范,“更唬人,論證書上還會蓋機構公章”,但收費也更高。
據該圈內人士透露,這類專家論證會一般按每個專家2萬元~5萬元不等的標準收費,費用由申請人出。如果由研究中心組織,中心要另收5萬元~10萬元。“現在有一部分權威專家,可能每個星期都有一兩次論證會要參加,不一定每次都去,但會收錢簽字。一年下來可能簽名100多份,收入上百萬元。”
據他所知,幾年前,這類專家論證意見書還有些用,但是后來他們簽名太多太濫了,實際上,大多數地方的司法機關都不怎么采納。甚至有法官跟他說,連看都不想看,法官知道專家論證意見書就是這樣一個套路,并不客觀公正。但在一些偏遠地區,司法機關沒怎么見識過這種情況,可能會很重視。此外,如果辦案人本來就想幫申請人,有這么一份論證書,也正好可以借此去說服其領導或同事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