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與對策
1.“問題”的提出
“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按著行政管理學的解釋,問題:“是預期需要與實際滿足之間的差距”。從這個解釋中可以看出,問題的出現是由于現實的與未來存在差距,這種差距令人不能滿足。從申論所給出的材料看,每年給出的材料涉及某一個或幾個社會問題社會現象,這種問題或現象往往是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并不是人們所樂意看到的。人們希望通過一定的措施能夠解決這些現象,這種差距就是“問題”。如網絡問題、含PPA藥物問題、交通擁擠問題、安全生產問題、“三農”問題、應對突發事件問題、三農問題、土地問題、水電站建設問題等等。“問題”這個概念的提出,目的在于引起應試者的注意:申論所反映的內容都是社會問題,是人們不愿看到的,這就需要—名即將成為福建公務員的你提出解決的對策。
“問題”的界定按著決策學的理解包括幾個環節,這幾個環節對于提出對策是有借鑒意義。李達老師總結問題界定的主要環節包括:
(1)癥結分析。是在問題篩選的基礎上,對問題產生的時間、地點和條件,問題的性質、類型、范圍、程度、影響和問題的內部層次結構等進行多維剖析,以建立對問題本身的全面認識。
(2)原因分析。依據已有的經驗和知識,應用科學的方法和手段如實對問題所產生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近因和遠因等進行估量、核查和證實。主要是縱向分析和橫向分析?v向分析是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剖析出根本原因;橫向分析是對各種原因和相互關系進行分析、比較、綜合找出主要的原因。
(3)確切表述。對問題癥結的現實和理想及二者的差距作準確的定性定量概括,對差距、原因作出準確的判斷。
2.對策
就是針對申論材料中所反映的問題,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結合材料所提供的內容和自己的經驗判斷,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公務員錄用考試是一種能力考試,李達認為主要測試的是應試者運用理論、原理分析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文字表達能力。如果概括內容是提出問題能力,那么,對策就是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運用,而且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提出問題能力相比,更能體現應試者的綜合素質和應對能力。
(1)對策與決策
對策是解決問題的方案,但是單純從對策的角度,還無法提高對這個概念的理解和認識,還應理解與之相似但十分重要的概念:“決策”
現代意義上的決策是美國于20世紀中葉出現的,由Decision—Making一詞而來,是人們就需要解決的問題所作的行為設計和抉擇過程,有私人決策和公共決策。
由于公務員考試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的錄用考試,申論的材料與政府職能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由此提出的對策就是國家行政機關作出的決策,即行政決策。行政決策是行政主體為履行行政職能所作的行為設計和抉擇過程,它是公共組織特別是政府部門在處理國家政務和社會公共事務過程中所做出的決定。
行政決策是行政機關十分重要的一項活動,需要經過一系列的環節才能完成,包括問題界定、目標確立、方案設計、后果預測和方案抉擇五個步驟,這種程序性的要求對于應試者提出對策同樣適用。應試者在提出對策時應按照程序進行,而且每一個方面都應該合理、科學、可行。
二、提出對策的理論基礎
1.管理的基本原理是提出對策的基礎 管理學知識對提出對策方案的主要影響在于管理的各個職能方面,如制定對策時,要考慮制定對策的基本原則和人們的承受心理,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思維方式;提出對策時,要建立符合實際的組織機構;在實施對策時,考慮領導作用的發揮,注意溝通的方式,運用激勵措施等;在落實對策時,要加強各個環節的控制,以防止出現偏差等。
2.行政學知識是提出對策的主要依據 行政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行使國家權力、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社會公共事務和行政機關內部事務的活動。行政學的知識對提出對策的影響在于行政職能的轉變,包括轉變的基本內容和方向;在于行政決策中關于決策方案制定的原則和要求;在于行政決策中行政方法的運用是否得當;在于行政立法中制定法規的原則和方法;其他如行政組織、行政領導和財務行政對于制定對策的思維方式都有直接的作用。
3.哲學原理是提出對策的指導思想 提出對策時,還要運用到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鄧小平理論是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我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具體表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理論根據。“三個代表”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是黨員干部新時期的指導思想;而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等新的執政理念對于提出對策同樣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這些理論對于對策要符合時代性具有重要作用。每年的申論考試,總有一些優秀的試卷在這些方面表現出強烈的時代感。
4.邏輯關系是提出對策的思維方式 邏輯學的借鑒主要表現在一些具體方法的運用。如提出新的定義要符合邏輯的基本規律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在提出對策時要對觀點進行合理的歸納和分析;對于具體的方案要根據因果關系來提出,要進行列舉和分解;要符合三段論的結構形式等等。所以邏輯學的基本知識對于對策的提出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影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