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確總論點,找分論點來支撐
【示例】參考“給定材料”,以“弘揚黃河精神”為主題,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論點明確,有思想高度;
(2)內容充實,有說服力;
(3)語言流暢,1000字左右。(2011·國家·省級·第四題)
【分析】2011年國家申論考試是“文化+生態”主題,給定資料并不局限在一個問題上。第四題文章寫作題要求考生自選角度,這意味著文章必須先找好角度、確定總論點,再根據總論點填充分論點。這道題如果選取文化主題,以“弘揚黃河精神”為角度,可以確立“秉承黃河精神,將黃河精神傳承并發揚光大,推動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不斷進步”的總論點。
根據總論點確定的分論點可以有:弘揚黃河精神,需要我們秉承先賢之志,奮發有為;弘揚黃河精神,需要黨員干部身體力行、率先垂范。
2.提出論點的常用角度
我們講論點和分論點要來自于材料,有的時候是直接發現總論點,通過分析得出分論點;有的時候分論點明確,可以通過總結得出總論點。但也有很多考生從材料中發現不了論點,這里專家為大家提供幾種提出論點的層面作為參考。
(1)思想層面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層面是指從人們的思想意識入手,通過轉變觀念,達到實現目標、解決問題的目的。
【示例】總論點:提高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亟需轉變觀念。
分論點:首先,要樹立危機意識。
其次,要樹立責任意識。
最后,要樹立科學意識。
(2)制度層面
制度因素,是社會問題普遍存在的深層次原因。政府機構臃腫、效率低下,根源在于公務員人事任免、激勵機制不合理;水利設施年久失修,有關部門緩解旱情不及時,根源在于防災抗災機制不健全。從制度層面提出分論點,一方面要準確把握問題所潛藏的制度缺陷是什么,另一方面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不能生搬硬套,把思想或政策上的問題強加在制度層面。
【示例】總論點:加強制度建設,保障糧食安全。
分論點:首先,以土地承包經營體制為基礎,保障農民種糧積極性。
其次,以糧食價格調節機制為抓手,保持糧食產量穩增長。
最后,以糧食貿易管制機制為保障,制止發達國家糧食掠奪。
(3)利益層面
利益層面,是提出論點的又一層面。社會的政治現象、經濟現象、軍事現象、思想文化現象乃至心理現象、個體及群體的行為等,其出發點和歸宿點都是利益。
【示例】總論點:保障農民工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
分論點:首先,保障農民工政治權益。
其次,保障農民工經濟權益。
最后,保障農民工文化權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