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大綱終于在萬眾矚目中于16日發布,同2013年相比,考試時限發生重大變化,其余并未改動。從命題角度看,今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將隨之發生重大變化。
一、歷時5年一變驚人
自從2010年國考大綱對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科目進行全新定義,國考申論劃分副省級、地市級兩級考試以來,今年已是第五個年頭。2014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不負眾望,再次挑戰了考生的極限,考試時限調整為“180分鐘”。相較往年,申論考試時間增加30分鐘。
【預測】由于國家公務員考試試卷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置兩類試卷,因此我們認為,本次考試時間增加是為了增加兩類試卷的區分度。
區分一:主題不同。從申論考試材料主題來看,2011年、2012年、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均是完全不同的材料主題:2011年省級試卷的主題是“黃河的治理開發與黃河精神的弘揚”,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農村子弟教育問題”;2012年省級試卷的主題是“化解社會道德危機,推進社會道德重建”,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加強安全文化教育,保障公共安全”;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省級試卷的主題是“保護文化遺產,保留文化多樣性”,而市級試卷的主題則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促進文化繁榮發展”。
因此,我們推斷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與地市級申論材料主題仍會不同,能力考查側重也會有所不同,考生可根據自己報考職位所屬級別進行針對性復習。
區分二:細節變化?忌胁灰驗槎嗔30分鐘的作答時間而沾沾自喜,本次時間變化預示著試卷細節如材料篇幅、題目數量、作答字數均有可能發生相應變化。2010年-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一直為四道大題,其中第一道題目包含兩問,2013年直接改為五題模式,隨著考試時間的增加,題目數量會增至6題,甚至7題,作答字數勢必會相應增加。
二、五大能力雄據主位
大綱依舊強調:“申論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同往年相比,關于能力的闡述一字未變,可見申論仍是能力與素質并重的考試。文案工作能力是每位公務員應對機關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申論測查的重點恰恰是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因此,我們認為考生需領悟五大能力的考查重點。
(一)閱讀理解能力
作為五大能力之首,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應達到如下要求:
第一,準確理解,即能夠給定資料的內容、含義及各部分的關系。如2012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市地級)給定資料3,重點考查考生能否正確理解“現代城市運行中的脆弱性”這一應急管理的重要概念;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給定資料6,考查考生能否領悟“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的深刻含義。
第二,把握本質,即能夠抓住給定資料的本質,精準的領悟命題人透過材料傳達的意圖、主旨或精神。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地市級)給定資料5談到了美國利用強大的語言優勢達到的目的,也談到了世界其他國家為了保護本民族的語言安全而采取的措施,其隱藏的命題人意圖包括兩個層面:一是說明我國對漢語的保護政策還不夠;二是說明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性及必要性。考生如果不能理解第二個層面,對材料主題的把握就會出現偏差,流于膚淺。
(二)綜合分析能力
綜合分析能力是申論必考能力,考生應該做到如下兩點:
第一,觀點鮮明。即按照題干要求,綜合給定資料中命題人的意圖,準確提煉觀點且觀點鮮明。如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第一題:“談談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無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比長城、故宮還要重要的財富。’這一說法的見解”,要求考生能夠精準提煉出“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活的文化,一旦毀滅則無法再生,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迫在眉睫”這一主題。
第二,理據結合。理,就是理論和政策,考生應能夠恰當地運用黨中央、國務院重大理論和政策,對給定資料的現象進行分析、推理和判斷,近年來,無論是副省級還是地市級,都重視考查考生的政策分析水平,因此考生應對政策分析予以重視,輔助自己綜合分析能力的提高。據,就是恰當運用給定資料里提供的各種案例、事實、數據等論據,以輔助論證自己的觀點。
(三)貫徹執行能力
貫徹執行能力貼近實際,近幾年命題均通過應用文寫作為載體對該能力進行考查,且考查比重有增無減。
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副省級)考查了講解稿及網站宣傳短文,而市級在給定講座主題的前提下,要求考生指出講座的重點,考查形式趨于靈活,因此,考生在練習應用文寫作時,不應僅局限于掌握公文的寫作邏輯,還應掌握講解稿、宣傳短文等類型應用文的寫作框架。
(四)解決問題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是申論必考能力,雖然2013國家公務員考試未出現解決問題能力的題目,但是并不能排除2014年出題的可能。因此考生還是應提高警惕,掌握如下要求:
第一,角度正確。解決問題時,考生要明確自身立場,一般題干未明確說明時,均應以“政府角度”作答,即思考作為政府工作人員,會如何著手解決問題。如果題干明確限定身份,考生便可按照題目要求轉換身份,提出解決方案。
第二,對策具體。申論考試切忌使用對策模板,或提出“假、大、空”一類令閱卷者深惡痛絕的對策,一定要保證對策的具體可行、切合實際。
(五)文字表達能力
文字表達能力最能體現考生的文案工作能力,考生務必重視該能力的訓練。
第一,簡潔流暢。由于申論考試嚴格的字數要求,因此考生必須保證用語簡潔,這不僅能節省作答字數,也可以向閱卷者展現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把控能力。申論文章寫作題均會出現“語言暢達”、“語言流暢”的要求,因此考生要恰當選用關聯詞語,保證作答語句暢通。
第二,規范生動。規范指考生應避免使用口語、網絡用語,而應使用書面語、機關常用語、慣用語,以求達到大綱要求。在規范的基礎上,考生應使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及名言警句,為作答增添文采的同時獲得閱卷者青睞。 三、復習循序漸進 切勿亂了方寸
我們認為,考生不要因為申論考試時限增加,而方寸大亂,還應循序漸進,穩扎穩打。
第一,做真題,知曉不足?忌鷳宰钚乱惶渍骖}為基礎,通過在規定時間內作答,知曉自己的優勢與不足,從而制定相應的復習計劃。
第二,讀教材,補齊短板。我們建議考生選擇一本恰當的教材,通過學習教材的解題思路、作答方法來KO自己的不足,從而補齊短板。
第三,練模擬,培養感覺?忌诰毩曊骖}后,可選擇與真題難易程度接近的模擬題,通過練習培養自己的臨場感覺,把控自己的作答時間。但是不提倡考生使用題海戰術,那樣只會讓自己陷入無盡的疲憊無法自拔。
我們認為,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的變化雖出人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兩類考生一方面要深刻領會“180分鐘”背后的含義,調整作答時間模擬訓練;另一方面也仍要切記“穩中求勝”,堅持鍛煉申論各大能力,才能以不變應萬變。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