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刑法分則某條文規定:犯A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荊,并處或者單處罰金”。被告人犯A罪,但情節較輕,且其身無分文。對此,下列哪一判決符合該條規定?
A.甲法官以被告人身無分文為由,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
B.乙法官以被告人身無分文且犯罪情節較輕為由,判處有期徒劑1年,緩期2年執行
C.丙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節較輕為由,判處拘役3個月
D.丁法官以被告人的犯罪情節較輕為由,判處罰金1000元
答案及解析:D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財產刑若干問題的規定》刑法規定“并處”沒收財產或者罰金的犯罪,人民法院在對犯罪分子判處主刑的同時,必須依法判處相應的財產 刑;刑法規定“可以并處”沒收財產或者罰金的犯罪,人民法院應當根據案件具體情況及犯罪分子的財產狀況,決定是否適用財產刑。依次規定,ABC項均未對財 產刑作出相應的判處,因而是錯誤的。
2. 孫某制作、復制大量的淫穢光盤,除出賣外,還多次將淫穢光盤借給許多人觀看。對其行為應如何處理?
A.以制作、復制、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處罰
B.以組織播放淫穢音像制品罪從重處罰
C.以制作、復制、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和傳播淫穢物品罪數罪并罰
D.以傳播淫穢物品罪從重處罰
答案及解析:C 《刑法》第363條第1款規定了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刑法》第364條第1款規定了傳播淫穢物品罪,《刑法》第364條第2款 規定了組織播放淫穢音像制品罪。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必須以牟利目的,孫某有“出賣”的行為,這表明孫某“制作、復制大量的淫穢光 盤”是為了牟利,孫某的行為符合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的“以牟利為目的”這一要件,孫某構成制作、復制、出版、販賣、傳播淫穢物品 牟利罪。傳播淫穢物品罪和組織播放淫穢音像制品罪不需要“以牟利為目的”,孫某“多次將淫穢光盤借給許多人觀看”,屬于“情節嚴重”,但由于孫某只有出借 淫穢光盤的行為,而沒有組織播放淫穢光盤的行為,因此孫某這一行為只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一人犯數罪,應當數罪并罰,故應選擇C項。
3. 甲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乙償還借款12萬元,并向法院提供了蓋有乙的印章、指紋的借據及附件,后法院判決乙向甲償還“借款”12萬元。經乙申訴后查明,上述借據及附件均系甲偽造,乙根本沒有向甲借款。甲的行為屬于什么性質?
A.民事欺詐,不成立犯罪
B.詐騙罪
C.合同詐騙罪
D.票據詐騙罪
答案及解析:B 《刑法》第266條規定了詐騙罪。《刑法》第224條規定了合同詐騙罪。《刑法》第194條第1款規定了于票據詐騙罪。所謂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財物為 目的,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在本題中,甲為了非法占有乙的錢,以虛構乙曾向甲借款12萬元的事實并偽造借據等虛假證明材 料的手段,騙取了人民法院要乙向甲償還“借款”12萬元的生效判決(題目中的“經乙,申訴‘后查明”,這證明判決已經生效)。也就是說,甲此時已通過非法 手段取得向乙主張財產的合法依據,甲向乙主張“償還”借款或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后,其非法占有財物的目的就可以得以實現。因此甲構成詐騙罪,故應選擇B 選項。
4. 甲男明知乙由只有13周歲,誤以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與乙女發生了性交。甲的行為屬于下列何種情形?
A.幻覺犯,不構成奸淫幼女罪
B.法律認識錯誤,構成奸淫幼女罪
C.對象認識錯誤,構成奸淫幼女罪
D.客體認識錯誤,不構成奸淫幼女罪
答案及解析:B 刑法中的認識錯誤分為事實認識錯誤和法律認識錯誤。事實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對其行為的性質、手段、對象以及其行為和危害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的認識錯誤。法 律認識錯誤是指行為人在有意識地實施某種行為時,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或法律意義的認識錯誤。本題中甲“誤以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為”, 是對自己行為的法律性質的認識錯誤,故應選B項。《刑法》第236條第2款規定:“奸淫不滿14周歲的幼女,以強奸論,從重處罰。”本題中,甲明知乙只有 13周歲,而與乙性交,甲顯然構成奸淫幼女罪。值得注意的是,在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確定罪名的補充規定》中,將原來應定奸淫 幼女罪的行為,規定認定為強奸罪,奸淫幼女罪的罪名已經取消。
5. 某外貿公司在繳納了100萬元的稅款后,采取虛報出口的手段,騙得稅務機關退稅180萬元,后被查獲。對該公司應如何處理?
A.以偷稅罪處理
B.以騙取出口退稅罪處理
C.其中的100萬元按偷稅罪處理,余下的80萬元按騙取出口退稅罪處理
D.其中的1吩萬元按騙取出口退稅罪處理,余下的80萬元按偷稅罪處理
答案及解析:C 《刑法》第201條規定了偷稅罪。《刑法》第204條第1款規定了騙取出口退稅罪。《刑法》第204條第2款規定“納稅人繳納稅款后,采取前款規定的欺騙 方法,騙取所繳納的稅款的,依照本法第201條的規定定罪處罰;騙取稅款超過所繳納的稅款部分,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納稅人在繳納稅款后,采取假報出口 或者其他欺騙手段,騙取所繳納的稅款的,應當按照偷稅罪定罪處罰,但是認定偷稅罪的數額僅限于先前所繳納稅款的數額。騙取稅款超過所繳納的稅款部分,按照 騙取出口退稅罪定罪處罰。本題中,“某外貿公司在繳納了100萬元的稅款后,采取虛報出口的手段,騙得稅務機關退稅180萬元”,其騙取已繳納的100萬 元稅款應認定為偷稅的數額,而超過100萬元的80萬元這部分應認定為騙取出口退稅的數額。因此選C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