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章 |
第 2 頁:第二章 |
第 3 頁:第三章 |
第 4 頁:第四章 |
第 5 頁:第五章 |
第 6 頁:第六章 |
第 7 頁:第七章 |
第 8 頁:第八章 |
第 9 頁:第九章 |
第 10 頁:1-5章名家精析 |
第 11 頁:6-9章名家精析 |
第五章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所給選項中只有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答錯、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人們常說:“教學有法,而無定法”,這句話反映了教師應具備的素養是 ( )
A.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
B.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
C.創造能力
D.觀察能力
2.教師的工作目的和使命是 ( )
A.熱愛教育事業
B.熱愛學生
C.教書育人
D.創新開拓
3.提出“教師一方面要貢獻出自己的東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綿一樣,從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學中吸取一切優良的東西,然后再把這些優良的東西貢獻給學生”的教育家是 ( )
A.列寧
B.加里寧
C.蘇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4.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條體現了教師的( )素養。
A.教育理論知識
B.崇高的職業道德
C.文化學科知識
D.過硬的教學基本功
5.學生主體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 ( )
A.條件
B.任務
C.途徑
D.結果
6.社會環境對個體的客觀要求所引起的需要與個體的發展水平之間的矛盾運動,是推動個體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變的 ( )
A.動力
B.動機
C.條件
D.基礎
7.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是,必須具有 ( )
A.學科專業素養
B.教育專業素養
C.品德專業素養
D.職業道德素養
8.在校外活動中,教師處于 ( )
A.領導地位
B.啟發指導地位
C.顧問地位
D.主導地位
二、填空題(在下列各題的空格中填入正確的內容)
1.__________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傳播知識和影響學生的重要手段。
2.學生具有__________的特點,教師的言論行為、為人處世的態度會對學生具有耳濡目 染、潛移默化的作用。
3.學生是學習的__________,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4.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學上構成__________。
三、簡答題
1.對教師概念這一界定包含哪些內容?
2.學生特有的本質屬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四、論述題
社會主義新型的師生關系的基本特點是什么?怎樣建立良女,的師生關系?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