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2013年四川教師資格《教育心理學A》專家命題預測題及答案(6)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在認知變化的過程中,順化說明發展,是一種 【 】
A.質的變化
B.大小的變化
C.量的變化
D.功能的變化
2.經常在一起游玩、娛樂的學生小團伙屬于 【 】
A.消極型非正式群體
B.正面型非正式群體
C.中間型非正式群體
D.破壞型非正式群體
3.學校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 【 】
A.所有的學與教
B.實踐過程中的學與教
C.社會情境中的學與教
D.學校情境中的學與教
4.教學中采用的各種物質獎勵屬于下列哪種強化? 【 】
A.原始強化
B.替代強化
C.次級強化
D.自我強化
5.以培養探究性思維為目標,以基本教材為內容,使學生通過再發現的步驟進行的學習是 【 】
A.發現學習
B.接受學習
C.機械學習
D.轉化學習
6.提出“掌握學習’’理論的教育心理學家是 【 】
A.布盧姆
8.布魯納
C.加涅
D.奧蘇貝爾
7.當前我國教師的主要的、基本的心理特征是 【 】
A.熱愛學生,期望學生健康成長
8.觀察敏銳,善于了解學生
c.思維靈活,注意客觀分析
D.意志堅定,善于支配感情
8.早在20世紀30年代,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智商分布規律是 【 】
A.常態分布
B.離散分布
C.正態分布
D.偏態分布
9.按照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分期的理論,二至七歲的兒童處于 【 】
A.感覺運動階段
B.前運算階段
c.思維階段
D.抽象思維階段
10.未經強化而條件反射自動重現的現象被稱為 【 】
A.恢復
B.消退
C.類化
D.分化
11.共同要素論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學家提出的? 【 】
A.桑代克
8.馬斯洛
c.賈德
D.弗洛伊德
12.條件刺激與無條件刺激在時間上的反復結合是 【 】
A.類化
B.恢復
C.分化
D.強化
13.能對有關知識進行分析概括,找出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理解是 【 】
A.字面的理解
8.解釋的理解
C.批判性的理解
D.創造性的理解
14.一般而言,要使學習效率較高,動機應維持在 【 】
A.較高水平
B.中等水平
C.較低水平
D.不一定
15.教師負有維持課堂教學秩序和教學紀律的責任,這屬于教師角色中的 【 】A.教員
B.辦事員
C.課堂的管理者
D.學生模仿的榜樣
16.達到最低限度領會以后,或者在達到勉強可以回憶的程度以后,對某一課題繼續進行學習的現象稱為 【 】
A.過度學習
B.復習
C.記憶恢復
D.強化
17.對自己的外在和內在的自我評估或衡量被稱為 【 】
A.自我意識
B.自我教育
C.客觀評價
D.自我發展
18.個別教學系統也稱PS1系統,它可用于一門完整的課程,其開發者是 【 】
A.加涅
B.布里格斯
C.凱勒
D.波思爾思韋特
19.一個學生在多次進行某一測驗時,如果得到的分數相近,說明該測驗具有較高的【 】A.效度
B.難度
c.區分度
D.信度
20.下列測驗方法中,不可能由教師或學校自行編制的是 【 】
A.心理測驗
B.客觀測驗
C.標準測驗
D.論文式測驗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