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l分,共20分)
1.【A】[解析]在認知變化的過程中,同化說明成長,是一種量的變化,而順化說明發展,是一種質的變化。
2.【C】[解析]中間型非正式群體介于正面型非正式群體和消極型非正式群體之間,沒有明顯的積極或消極作用。例如,經常在一起游玩、娛樂的學生小團伙。
3.【D】[解析]學校教育心理學是研究學校情境中學與教的基本心理學規律的科學。簡言之,就是研究學生如何學習,教師如何幫助學生學習的科學。
4.【A】[解析]原始強化是利用原始的強化物(即本身所具有強化作用的刺激,如飲食等)進行的強化。如教學中采用的各種物質獎勵等。
5.【A】[解析]略
6.【A】[解析]早年的教育目標分類和后來的掌握學習理論是布盧姆主要的兩大貢獻。
7.【A】[解析]略
8.【c】[解析]20世紀30年代,人們就已經發現了智商分布規律正態分布。
9.【B】[解析]皮亞杰把個體的認知發展階段分為四個部分:感覺運動階段(出生到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5歲)。
10.【A】[解析]略
11.【A】[解析]桑代克在1913年以實驗駁斥了形式訓練說的謬誤,并從其實驗歸納出共同要素說以解釋正遷移作用的原因。
12.【D】[解析]略
13.【B】[解析]見“解釋的理解”定義。
14.【B】[解析]一般而言,要使學習效率較高,動機應維持在中等水平,動機過高不容易持久。
15.【c】[解析]略
16.【A】[解析]略
17.【A][解析]自我意識是對自己的外在和內在的自我評估或衡量。換句話說,是個人對自己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認識和評價,是涉及自己的認識。
18.【c】[解析]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凱勒開發了個別教學系統。
19.【D】[解析]信度是反映測驗分數的穩定性的指標,在本題中,同一個人先后測同一份試卷,分數接近,趨于穩定,因此可以認為這份試卷信度較高。
20.【C】[解析]標準測驗是一種大規模的、具有統一標準的、按照系統的科學程序組織的、并對誤差作了嚴格控制的測驗。它根本不可能由教師或學校自行編制,一般由專門的考試機構編制試卷并組織實施。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21.【社會環境 學校教育】
22.【分化 整合】
23.【準備律 練習律 效果律】
24.【前習俗階段 習俗階段 后習俗階段】
25.【認知 情意 心因動作】
26.【固定間時強化靈活間時強化固定間次強化靈活間次強化】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
27.理解:是個體逐步認識事物的種種聯系、關系,直至認識其本質、規律的一種思維活動。
28.學習困難兒童:是指在理解或使用語文方面,顯示基本心路歷程失常的兒童。其失,F象可能包括知覺障礙、大腦受傷、輕微大腦功能失常、閱讀困難、發展性失語癥等。
29.智力技能:是以抽象思維主導的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它是借助于內部言語在頭腦中進行的。
30.講臺效應:學校課堂上,臺上教師和臺下學生雖然處于同樣的客觀情境中,但其心理感受卻各不相同。這種臺上臺下感受的不同可能被教師利用,并產生積極效應。它可以起一種組織課堂的作用,使學生的注意集中在講課者周圍。這就是“講臺效應”。
31.動機性遺忘:弗洛伊德認為,動機性遺忘是與不快、不安和內疚相關的遺忘,其實質是一種壓抑,是人們維持自己心理平衡的一種心理防御機制。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