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32.答:一般而言,使用發現學習應具備以下條件:(1)學生方面的條件:要求學生有相當的知識與經驗的儲備,能夠進行選擇性思維,具有發現的動機和態度。(2)教師方面: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知識和教學指導水平。(3)教材方面:必須把原發現過程改編成適合于學生在課堂上再發現的過程。
33.答:(1)培養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內在動機。(2)問題的難易應適合學生的學習能力。
(3)知道學生理解和分析問題,創設必要的問題情境。(4)提供較充裕的時間和適當自由。
(5)鼓勵學生驗證答案,提供解決問題的機會。
34.答:(1)練習成績的逐步提高。
(2)高原現象。
(3)練習成績的起伏現象。
35.答:(1)對學生的言行要求過高。(2)對學生的言行要求過低。
(3)讓學生娛樂或忙碌以取代學習。(4)對懲罰的功效評價過高。
(5)缺乏處理問題行為的技巧。
36.答:(1)加速制教學策略。
(2)充實制教學策略。
(3)特殊班級制教學策略。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37.答:(1)加強學習目的教育,發揮目標激勵作用。(2)引起心理上的不確定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3)通過獲得成功的機會和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4)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5)利用學習反饋和學習評定。
(6)利用學習競賽和獎懲激發學習動機。(7)與學生簽訂學習協議。
(8)在課堂教學中可供教師選用的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的技巧。
38.答:有關教學設計過程,目前有許多不同類型的理論模式,但是各種理論模式都包括以下四種最基本的要素:(1)分析教學對象。(2)制定教學目標。(3)選用教學方法。(4)開展教學評價。教學設計過程及其組成部分:(1)學習需要的分析。(2)教學內容分析。(3)教學對象分析。(4)學習目標的編寫。(5)教學策略設計。(6)教學媒體選擇。(7)教學媒體設計。(8)教學評價。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