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maxiaoye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第 1 頁:單選題 |
第 4 頁:多選題 |
第 6 頁:判斷題 |
第 7 頁:情景題 |
第 8 頁:參考答案 |
11.決定教育的領導權的是( )。
A.生產力
B.政治經濟制度
C.文化
D.科學技術
12.中國古代“外鑠論”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
B.茍子
C.孟子
D.老子
13.學生具有發展的可能性與( )。
A.現實性
B.潛在性
C.可塑性
D.普遍性
14.學校教育的基礎是( )。
A.學生
B.班級
C.知識
D.課程
15.教育與教學的關系是( )。
A.部分與整體
B.后者包括前者
C.整體與部分
D.前者包括后者
16.( )是教師教學的起始環節,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A.備課
B.上課
C.課外輔導
D.作業的檢查與批改
17.德育工作的出發點是( )。
A.德育意義
B.德育內容
C.德育目標
D.德育任務
18.對教育結構的變化具有制約作用的是( )。
A.專業結構
B.學科結構
C.科技結構
D.生產力水平
19.“拔苗助長”、“陵節而施”違背了個體身心發展的( )。
A.階段性
B.順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補性
20.素質教育是以培養( )為重點的教育。
A.聰明的頭腦
B.健康的體魄
C.高尚的道德
D.創新精神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