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甲、乙雙方簽訂A商品的買賣合同,則A商品屬于甲、乙之間經濟法律關系的客
體。 ( )
2、甲、乙、丙三位合伙人共同出資設立合伙企業,合伙協議中未約定合伙企業利潤分配的比例,則根據法律規定,應按照三位合伙人的出資比例進行分配。 ( )
3、乙作為某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所持有該公司的股票,自擔任該公司董事之日起3年內不得轉讓。( )
4、乙公司會計戚某將公司資產以個人名義開立賬戶存儲,違法所得共4萬元,根據公司法規定,可以對戚某最低處以4萬元的罰款。 ( )
5、甲根據合同規定應于2004年6月30日前向乙供應貨物,因甲方尚未組織好貨源,準備單方延遲到9月8日供貨,結果在9月7日甲方發生地災導致合同無法履行并給乙方造成重大損失。根據合同規定甲因地災而被迫違約由此給乙造成的損失可以不承擔賠償責任。 ( )
6、丙公司用價值2000萬元的房產為所欠丁公司的貨款提供抵押擔保,在保證期內,抵押的房屋發生火災,保險公司賠償房屋損失1700萬元,根據規定,因房屋損失所的賠款應作為抵押財產。( )
7、企業從商場購貨,采購員發現商場開出的發票時間和金額錯誤,商場開票員在原來發票上更改并加蓋自己的印章,更改后的發票,可作為報銷憑證。( )
8、根據規定,商場收銀員、單位內部審計工作都不屬于會計崗位。 ( )
9、我國土地增值稅的稅率是采用超額累進稅率。 ( )
10、甲公司主要出售電子產品,同時也提供咨詢服務,兩類收入未分開核算,根據稅法規定,該公司的收入一律視同銷售貨物,征收增值稅。 ( )
11、增值稅納稅人未持有其機構所在地的主管稅務機關核發的外出經營活動稅收管理證明,到外市銷售貨物的,銷售地主管稅務機關一律按6%的征收率征稅,并可處以不低于1萬元的罰款。
( )
12、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律規定,企業允許從收入總額中扣除傭金和回扣,不得超過收入的5%。 ( )
13、丙公司2000年2001年連續兩年發生虧損,2002年盈利、2003年虧損、2004年又發生盈利,則根據稅法規定,2000年的虧損可可以從2001年起不間斷的連續5年從交納所得稅前利潤中禰補。 ( )
14、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納稅人從關聯方取得的借款金額超過其注冊資本50%的,超過部分的利息不得在交納所得稅前扣除。 ( )
15、某企業本年通過民政機構發生公益性捐贈60萬元,對外直接捐贈100萬元,扣除全部捐贈之后的應納稅所得額為940萬元,則根據規定,計算應納稅所得時允許從收入中扣除的公益性捐贈額為33萬元。 ( )
16、小丁是新設立的某合伙企業的會計,該合伙企業于2004年9月20日正式辦理工商營業執照,于2004年10月8日領取稅務登記證件,該企業的總經理要求小丁自領取稅務登記證之日起30天內將本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核算軟件送交稅務機關備案。 ( )
17、根據稅法規定,企業1996年的完稅憑證至少保存到2006年底。 ( )
18、根據支付結算制度的規定,國內信用證有效期為受益人向銀行提交單據的最遲期限,最長不得超過6個月。 ( )
19、甲公司開出商業匯票交給乙,支付所欠乙公司的貨款,出票日為2004年4月9日,金額300萬元,5個月期。則持票人乙應于5月9日之前應提示承兌,否則持票人喪失其對前手的追索權。 ( )
20、丙公司在工商銀行于2005年3月20日開立銀行結算賬戶,與3月22日通過該賬戶辦理付款業務,向乙公司支付貨款。該行為符合銀行結算賬戶的管理規定。( )
四、簡答題
1、甲、乙、丙、丁四位股東擬共同出資人民幣100萬元設立生產服裝的有限責任公司,由甲負責擬訂公司章程,其他股東共同簽字,章程主要內容如下:
(1)甲以貨幣40萬出資,乙、丙分別以實物15萬元、20萬出資,丁方以專利技術25萬元出資。
(2)乙、丙、丁三方出資均協議作價。
(3)公司不設董事會,甲為執行董事、乙為公司財務負責人兼監事。
(4)為保證公司領導層的穩定性,董事監事財務負責人每屆任期不低于4年。
公司設立后,出現以下情況,導致股東之間矛盾不斷:
⑴ 丁投入的專利技術實際價值只有10萬元。工商部門要求公司必須規范。
⑵ 公司于2004年9月10日通知全體股東于9月20日召開股東會,提出增加公司注冊資本,乙、丙、丁三位同意,甲反對,因為有四分之三的股東同意,通過該決議。
⑶ 丁決定將持有本公司的股份轉讓給B,并在辦妥轉讓手續后,書面通知其他三位股東。
⑷ 甲公司部分款項以個人名義存人銀行,獲利息收入3萬元。
⑸ 為了少交稅金,保證股東多分配利潤,甲乙商量本公司設立兩套賬,第一年暫不提取法定盈余公積。
要求:結合以上資料,根據公司法的規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① 公司設立時,擬出資的數額是否符合公司法的規定?
②公司章程有那些不符合公司法的規定,并說明理由?
③公司設立后,在經營和管理過程中,有那些方面不符合公司法的規定,說明理由或處理方法?
2、財政部門對某公司進行會計檢查時,發現以下問題:
(1)公司規章制度規定,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對公司一切經濟活動負有全程監督義務,并對監督結果負最終法律責任。
(2)為了精簡人員,提高辦事效率,會計人員王某負責公司辦公用品的購買,審批入賬和保管工作。
(3)公司制度規定總經理負責公司的日常經營管理,對重大投資行為也可以靈活決策。2004年5月8日公司總經理決定用公司凈資產的40%對外投資聯營,而公司董事會和股東會,則認為總經理的行為超越了職權范圍。總經理對此不服,認為是根據公司制度規定履行自己的職責。
(4)公司成立3年來,主要對現金進行定期盤點,其他財產尚未進行盤點清查。
(5)公司賒購材料發生業務,會計人員不知道是負責材料核算的會計先入賬,還是負責應付賬款核算的會計人員先入賬,且會計憑證編號經常發生重復。
(6)公司現金盤點時,溢余現金90元,會計負責人不知道如何處理?
要求:分析以上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