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神經嵴、鰓弓和咽囊 |
第 2 頁:第二節 面部的發育 |
第 3 頁:第三節 腭的發育 |
第 4 頁:第四節 舌的發育 |
第四節 舌的發育
一.舌發育過程
舌的組織來源:第一、二、三鰓弓的內側面隆起。
①胚胎第4周,兩側第一、二腮弓在中線處聯合。此時下頜突原始口腔側內部的間充質不斷增生,形成三個膨隆的突起。其中兩側兩個對稱的隆起體積較大,稱側舌隆突;在側舌隆突稍下方中線處為一個小突起,稱奇結節 。
②約在第6周,側舌隆突生長迅速,很快越過奇結節,并在中線聯合,形成舌的前2/3即舌體。奇結節由于被側舌隆突所覆蓋,僅形成盲孔前舌體的一小部分,或退化消失,不形成任何結構。在第二、三、四腮弓的口咽側、奇結節的后方,間充質增生形成一個突起稱聯合突 ,主要由第三腮弓形成。聯合突向前生長并越過第二腮弓與舌的前2/3聯合,形成舌的后1/3即舌根。聯合線處形成一個淺溝稱界溝。舌體表面被覆外胚層上皮,舌根表面被覆內胚層上皮。界溝所在部位就是口咽膜所在的位置。
甲狀舌管的發生
胚胎第四周,奇結節和聯合突之間的內胚層上皮增生形成管狀上皮條索,稱甲狀舌管(thyroglossal duct)。
胚胎第七周,甲狀舌管增生下行至甲狀軟骨處發育形成甲狀腺。以后甲狀舌管退化在其發生處的舌面留一淺凹,為舌盲孔。
下降過程中發生停滯—異位甲狀腺
甲狀舌管未退化—甲狀舌管囊腫
舌肌及舌乳頭的發生
舌肌的發生:
橫行、縱行及垂直方向走行的舌肌來源于鰓弓中胚層,枕部肌節。
舌乳頭的發生:胎兒11周左右,菌狀乳頭開始分化,稍后絲狀乳頭發生,14周味蕾開始發育。
二.舌發育異常
1.分叉舌:側舌隆突未聯合或聯合不全。
2.正中菱形舌:奇結節未消失形成的殘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