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交感神經抑制藥
(一) 主要作用于中樞部位的抗高血壓藥
作用特點 本品口服吸收好,降壓作用快,中等偏強,能抑制胃腸道的分泌和運動,能降低腎血管阻力,但不顯著影響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用于中度高血壓的治療,常用于其他藥無效時,此外,可作為嗎啡鎮痛藥成癮者的戒毒藥。
不良反應 1停藥者興奮癥狀 口干、便秘、嗜睡、心動過緩等。
2 水—鈉潴留 長期應用,腎小球濾過率降低(合用利尿藥可克服)
3 反跳性高血壓 突然停藥后可出現短時交感神經功能亢奮。如血壓突然升高,頭痛心悸(例如忘記口服,可出現回跳性高血壓,癥狀出現很快(幾小時),2~3天平息,可樂定或酚妥拉明能取消之)
甲基多巴
作用特點 1降壓原理與可樂定相似(進入中樞后轉變為α-甲基去甲腎上腺素而發揮作用)并可減少腎素分泌。
2 降壓作用中等偏強
3 不減少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適用于中度高血壓及腎功能不良的高血壓患者。
(二) 抗去甲腎上腺等能神經未梢藥
利血平 胍乙啶
本類藥物因不良反應較多(引起精神抑制,使交感N亢進癥狀等)現已少用。
(三) 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α受體阻斷藥
哌唑嗪
作用特點 1 選擇性阻斷突觸后膜上α1受體,使動、靜均擴張,具有中等偏強的降壓作用。
2 不影響突觸前膜α2受體,故不使NA釋放增加,也不使腎素升高,故不影響心臟。
3 能增加血中HDL,減輕冠脈病變。使LDL、VLDV、TG
4 口服易吸收,首關消除顯著,血漿蛋白結合率高(97%)。
5 適用于各型高血壓,重度高血壓合用β阻斷藥及利尿藥可增強療效。
6 不良反應有嗜睡,乏力、眩暈、首劑現象(首次給藥可致嚴重體位性低血壓、暈厥、心悸等。首次用量減為0.5mg,并在臨睡前服用可避免發生)
酮色林 阻斷α1受體,兼有抗5-HT(5-HT可興奮心臟、收縮血管)
α、β受體阻斷藥
拉貝洛爾
本品對α、β受體有競爭性拮抗作用,其中阻斷β1和β2受體程度相似,對α1受體作用較弱,對α2受體則無效,故負反饋調節仍然存在,用藥后不引起心率加快。
本品降壓作用溫和,適用于各型高血壓,無嚴重不良反應。
對梗塞早期,通過降低心肌壁張力而產生有益作用。
靜脈注射可治療高血壓危象。
六、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抗高血壓藥
作用及特點是P193圖26-3
肼屈嗪
作用特點 1 口服吸收好,降壓作用快而強
2 降壓的同時,可反射性興奮交感N,使心臟興奮,腎素上升,降低療效。
3 擴張腎,冠脈及內臟血管作用強于骨骼肌血管
4 不良反應較多見,較嚴重時表現為心肌缺血,心衰,長期大量使用可致全身性紅斑性狼瘡樣綜合征。
5 一般用于中度高血壓的聯合用藥,不單獨使用。
鉀通道開放藥
1促進K+通道開放,使K+外流上升,使膜超極化。
2 促進Na+ - Ca++交換使細胞內鈣外流
3 使細胞內鈣儲池中脫結合的Ca++增加。
米諾地爾
作用特點 1 具有強大的擴張小動脈作用,臨床用于嚴重、頑固的高血壓及并發腎功能衰竭的高血壓。
2 主要不良反應有水,鈉潴留,心悸、多毛癥、未見其他嚴重不良反應,不引起全身性紅斑狼瘡。
二氮嗪
作用特點 1 直接舒張血管(部分機制與激活平滑肌細胞的IK(ATP),促鉀外流,使胞膜超極化,Ca++通道失活有關)
2 降低血壓可反射性興奮交感N、引起心率上升,輸出量上升,腎素上升。
3 長期應用可抑制胰島素釋放使血糖上升,口服可引起多毛癥
4 一般用于靜脈注射用于高血壓危象及高血壓腦病。
硝普鈉(亞硝基鐵氰化鈉)
作用特點 1 直接擴張小動脈,小靜脈,降壓作用迅速、強大、短暫。
2 口服不吸收,靜滴給藥用于高血壓危象(特別是伴有急性心肌梗塞或左心衰的嚴重高血壓,通過調整滴速來維持血壓于所需水平)
3 該藥遇光易破壞,應臨時配置使用,避光。
4 毒性較低,主要為惡心、嘔吐、頭痛、心悸。
本品為速效、強效降壓藥,靜滴迅速降壓,停藥5分鐘內血壓回到至原水平,要注意首期使用防止氰化物中毒,肝、腎功能不全者,尤應予以注意。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