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 口腔醫療保健中的感染控制
一、患者檢查與評價
采集病史:傳染病史,如艾滋病,乙肝
社會史:同性戀,吸毒
口腔軟組織檢查:早期粘膜口腔表現如白斑、口腔念珠菌病
二、患者防護
1 治療前 要求患者刷牙,漱口
2 治療中 提供眼罩、胸巾,吐唾液進入指定地方,雙手不能觸碰任何機械和裝置等;使用洗脫漆是,盡量利用強吸,減少交叉感染;使用橡皮障
3 治療后 丟棄一次性用品,避免將污染物帶出診室
三、醫務人員防護
1)個人防護屏障 Protective Barriers
2)避免刺傷
(1)手套(Gloves)
種類:乳膠手套、消毒乳膠手套、外科消毒手套、乙烯基手套、一般公用手套
手套不能取代洗手。在疾病傳播過程中手是微生物重要的來源。
對個人而言洗手是重要的衛生習慣,是疾病初級預防的必要步驟。
洗手可以明顯減少病原體的傳播,對醫患雙方都有保護作用。
(2)口罩
作用——保護口鼻部不受碎片污染、防止吸入污染的飛沫
最有效的口罩在高濕度環境下只能用1小時
通常使用20分鐘后,口罩就會被污染
四、環境防護
①.防止血液及唾液的污染
1術前計劃所使用的器械,最好成套準備,實施預約就診制度。
2術中污染的物品、器械在固定區域加以覆蓋,預防污染擴散。
3浸泡溶液的容器應放在操作者近旁。
4覆蓋或消毒環境表面
5污染表面必須清潔消毒:每位患者術后進行操作區域的表面消毒。
6溢出物及其他物體消毒:溢出物用漂白粉處理3分鐘;消毒溶液處理下水過濾器等。
②.防止飛沫及碎片污染
術前刷牙和漱口可減少牙科飛沫的細菌濃度
吸引裝置
橡皮障的使用
室內通風
③.一次性物品的使用
不能達到滿意消毒滅菌的器械,選擇一次性用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