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物理因素
1. 創傷(Trauma)
●急性創傷
1)意外創傷:在脫位牙中,牙髓壞死的發生率為52%,其中嵌入性脫位牙牙髓壞死的發生率為96%
2)醫源性損傷
正畸時加力過猛過快
拔牙時誤傷鄰牙
深牙周袋刮治時損傷根尖血管
根管治療過程中,器械或根充物超出根尖孔
●慢性創傷(Chronic Trauma)
1)夜磨牙
2)創傷性咬合
3)修復體過高等
2. 溫度(Temperature)
口腔黏膜能耐受的溫度為20-50度
備洞產熱
充填材料和拋光產熱
3.電流
相鄰或對頜牙用了兩種不同的金屬修復體
用牙髓活力電測儀或離子導入治療牙本質過敏癥時操作不當
電外科手術時(如:高頻電刀),不慎接觸了銀汞合金充填物
4.激光laser
三、化學因素
1. 充填材料(Filling Material)本身的毒性
ZOP凝固前釋放游離酸,導致牙髓炎 或充填后即刻痛
復合樹脂(Compound Resin) 未墊底,其毒性物質穿過牙本質小管,導致牙髓變性或壞死
ZOE(Zinc Oxide and Eugenol Cement)對體外牙髓細胞有很強的毒性,用其作深洞墊底,可致牙髓中度炎癥反應
2. 酸蝕劑和粘接劑 (Acid Etchant and Adhensive)
酸蝕劑 :加大牙本質小管開口;增加牙本質通透性;促進細菌滲透;對深窩洞酸蝕可造成牙髓損傷
粘接劑 :刺激溫和、短暫
3.消毒藥物
齲洞用藥 :藥物有一定的刺激。用刺激性小的藥物:乙醇、氟化鈉
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用藥 FC、CP
四、免疫因素
炎癥反應和免疫反應對侵入牙髓和根尖周的細菌和毒性產物有殺滅和清除作用,對宿主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但在一定的條件下,亦造成了組織的嚴重破壞 (雙重性)
1.牙髓和感染根管內細菌及產物 具抗原特性,根管可以成為抗原入侵門戶。
2 .某些藥物也有半抗原作用。
依據
1. 臨床反復封藥加重根尖周病變
2. 封藥暴發疼痛 如FC,CP。
3. 根管封類固醇藥,可預防和緩解根管治療期間的疼痛反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