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耳源性腦膿腫的癥狀體征/診斷
【耳源性腦膿腫癥癥狀體癥】
1.前驅期:為時數日,有寒顫,發(fā)熱,脈速,有時有嘔吐和頭痛。
2.潛伏期:歷時數周,多無明顯癥狀,可有頭痛、低熱、全身不適。精神狀態(tài)不正常、消瘦或便秘等。
3.顯著期:低熱、食欲不振;劇烈頭痛、惡心和噴射性嘔吐,視神經乳頭水腫,脈緩,腦膜刺激征,表情淡漠、嗜睡,最后昏迷。顳葉膿腫可出現命名性失語、感覺性失語,對側偏癱、同側偏盲,對側錐體束征等;小腦膿腫可出現同側肢體肌張力減退,Romberg氏征陽性、共濟失調、輪替運動障礙、中樞性眼震、過指試驗陽性。
4.終末期:多因腦疝或膿腫破裂,引起腦室炎及彌漫性腦膜炎,高熱、昏迷或突然呼吸心跳停止。
【耳源性腦膿腫癥診斷依據】
1.膽脂瘤型、骨瘍型中耳炎急性發(fā)作,或急性中耳炎發(fā)作,繼發(fā)耳痛,耳流膿突然增多或減少。
2.出現發(fā)熱、顱內壓增高,意識改變或局源癥狀。
3.耳部檢查見鼓膜松馳部或緊張部邊緣性穿孔,有臭膿,膽脂瘤或肉芽。
4.腦CT掃描發(fā)現膿腫、乳突X線攝片顯示骨質破壞或膽脂瘤。
二、慢性酒中毒的病因
慢性酒中毒的確切病因尚未完全闡明,一般認為是生物、心理、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協(xié)同作用的結果。
1.遺傳因素 家系調查證實,酒依賴者的子女較不飲酒者子女酒依賴的發(fā)生率高4~5倍,發(fā)生早且嚴重。國內10單位協(xié)作調查酒依賴患者的親屬中,酒中毒的比例甚高,一級親屬為44.7%,二級親屬12.6%,顯示遺傳傾向。雙生子研究提示,同卵雙生子發(fā)生酒依賴的患病率較異卵雙生子發(fā)生酒依賴的患病率較異卵雙生子高。
2.生物化學因素 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是酒精在體內代謝的主要催化劑,乙醛脫氫酶活性是影響飲酒的重要生物學因素。嗜酒者血小板單胺氧化酶活性降低,推測是酒精濫用素質的因素之一;多巴胺β-羥化酶活性降低,發(fā)生酒中毒的風險增加;酒精可使γ-氨基丁酸活性降低,使CNS對酒精的耐受增加,可能與酒中毒和發(fā)生戒斷癥狀有關。
3.心理因素 心理機制支配飲酒行為,飲酒行為自省假說認為,飲酒者的飲酒行為與成功或失敗的自我評價有關。成功時常作出正性自我評價,樂意進行自省,飲酒較少;失敗時力圖避免作負性自省,飲酒可中斷負性自省,飲酒增加。人格特征對酒依賴有重要影響,酒依賴者年幼時就有乖僻的表現,如活動過多、不合群、逃學、具有攻擊性等,成年后表現為反社會人格或不成熟人格,應付困難和自控力較差。
4.社會文化因素 不同民族、社會、文化背景,家庭及婚姻狀況,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對酒依賴均有重要影響。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