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單元 膿胸
一、病因及發病機制
(一)感染途徑
1.肺部化膿感染。
2.胸部開放傷、肺損傷、氣管及食管傷。
3.臨近感染灶擴散,如縱隔感染、膈下膿腫等。
4.敗血癥或膿毒血癥病人,細菌經血循環到達胸膜腔。
5.其它:胸腔手術污染、支氣管胸膜漏等。
(二)致病菌
1.以肺炎球菌、鏈球菌多見;但由于抗生素的廣泛應用,現今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革蘭氏染色(-)桿菌多見。
2.多數膿胸為數種細菌混合感染,伴有厭氧菌感染,則稱為腐敗性膿胸。
二、急性膿胸
(一)臨床表現
1.感染中毒癥狀:高熱、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
2.呼吸道刺激癥狀:咳嗽、咳痰、胸痛、胸悶等。
3.胸腔積液癥狀、體征。
4.其它:發紺、休克等。
(二)輔助檢查
1.胸部X線檢查:少量積液:肋膈角變鈍;中等量以上積液:內低外高弧形致密陰影;大量積液:大片致密陰影;縱膈向健側移位。
2.超聲波檢查:幫助膿胸穿刺定位。
3.胸腔穿刺抽出膿液可確立診斷。
(三)治療原則
抗生素。
1.徹底排凈膿液,使肺早日復張。方法:
(1)及早反復胸膜腔穿刺,并向胸膜腔內注入抗生素。
(2)及早施行胸膜腔閉式引流;適用于:
1)膿液稠厚不易抽出。
2)經過治療膿量不見減少,病人癥狀無明顯改善。
3)發現有大量氣體,疑伴有氣管、食管瘺。
4)腐敗性膿胸等情況。
2.全身支持治療,如補充營養和維生素,注意水和電解質平衡,矯正貧血等。
三、慢性膿胸:急性膿胸的病程超過3個月,即形成慢性膿胸。其治療
(一)加強營養支持治療。
(二)改善膿腔引流:胸腔閉式引流→胸腔插管開放式引流。
(三)手術治療:胸膜纖維板剝離術、胸廓成形術、胸膜肺切除術等。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