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急性滲出性炎癥
根據滲出物的成份劃分:漿液性、纖維素性、化膿性、出血性
1. 漿液性炎癥 searovas in
概念:以漿液滲出為主
好發:漿膜、粘膜、皮下疏松結締組織等處
2. 纖維素性炎:fibrinous in
概念:以纖維蛋白原滲出為主,
好發:于粘膜、漿膜和肺臟。
病變特點:假膜性炎--發生在粘膜時,滲出的纖維素、白細胞和其下的壞死粘膜組織形成一層灰白色的膜狀物,稱為假膜。如咽白喉的假膜牢固附著于粘膜面不易脫落;而氣管白喉的假膜較薄而淺在、易脫落→窒息、危及生命。絨毛心---發生在心包膜的纖維素性炎,隨心臟搏動滲出的纖維素被牽拉成絨毛狀。
3. 化膿性炎 panulent
概念:以中性粒細胞大量滲出為主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組織壞死和膿液形成的炎癥。
主要類型:
(1)表面化膿和積膿
漿膜或黏膜的化膿性炎癥 化膿性尿道炎、化膿性支氣管炎
膿液在漿膜腔或膽囊、輸卵管內積聚→積膿 empyema
(2)蜂窩織炎
疏松組織中的彌漫性化膿性炎,常發生于皮下、粘膜下、肌肉間、闌尾。
蜂窩織炎主要由溶血性鏈球菌引起。
(3)膿腫 abscess
局限性化膿性炎癥 特征:組織發生溶解壞死,、膿腔形成
由金葡菌→→產生毒素、血漿凝固酶→→組織壞死及嗜中性粒細胞浸潤并釋出酶液化壞死組織、纖維蛋白原轉變成纖維素→→炎癥病變較局限,形成膿腔。
癤:毛囊、皮脂腺及其附近組織所發生的膿腫
癰:多個癤的融集
4. 出血性炎癥 hemorrhagic inflammation
指炎癥時由于血管的損害特別嚴重,滲出物中含有大量紅細胞。
第四節 慢性炎癥
1. 慢性炎癥最重要的特點是:①炎癥灶中滲出的炎癥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巨噬細胞。②主要是炎癥細胞引起的組織破壞;③炎癥病灶有明顯的纖維結締組織、血管、以及上皮細胞、腺體和實質細胞的增生,形成炎性息肉(粘膜)或炎性假瘤(肺)。
2. 慢性炎癥中浸潤的炎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系統(單核細胞、巨噬細胞)——重要特征
3. 慢性肉芽腫性炎癥
概念:在炎癥局部形成主要由巨噬細胞增生構成的境界清楚的結節狀病灶為特征的慢性炎癥,稱為慢性肉芽腫性炎癥
肉芽腫可分為異物肉芽腫和感染性肉芽腫,其主要成分是上皮樣細胞和多核巨細胞
關注"566執業醫師考試"微信,第一時間獲取試題、最新資訊、內部資料信息!
執業醫師題庫【手機題庫下載】 | 微信搜索"566執業醫師考試"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