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地質環境與健康
一、地方病的概況:
1.含義:是指具有一定地區限性和依存性的一大類疾病。
2.分類:
(1)地球生物性疾病(自然疫源性地方病):
是指由于自然的原因或人為的影響,形成某些地區的特異地質、水文、地理、氣象條件改變了疾病傳播媒介的組成和數量,以致該地區人與生物因素的平衡遭到破壞,引起的生物性疾病。是一類傳染性地方病。
(2)地球化學性疾病(化學元素性地方病)
是指在地球地殼的漫長發展過程中,由于自然的或人為的因素造成地殼的化學元素分布
不均勻性,某些地區某種元素過高或過低,打破了人與環境中的物質平衡,引起的化學元素性疾病。
3.常見的地球化學性地方病
二、碘缺乏病
(一)碘缺乏病的含義:
由于機體在不同發育時期(從胚胎發育至成年期)攝入碘不足而造成的一組相關疾病。
包括甲狀腺腫、克汀病(呆小病)及缺碘造成的早產、死胎、先天畸形、甲狀腺功能低下精神發育遲緩等一系列病理變化。
甲狀腺腫、克汀病最為突出。
(二)流行病學特征:
地理分布:山區>丘陵>平原;內陸>沿海;鄉村>城市;農業區>牧區
人群分布:青春期發病率高 女性>男性
(三)病因及發病機理:
地質環境缺碘是本病流行的主要病因。
(四)甲狀腺腫的臨床表現:
癥狀與體征:地甲病患者除頸部逐漸變粗外,并無明顯癥狀。 腺腫大當壓迫周圍器官時,可出現局部癥狀。如心悸、氣短、呼吸困難、吞咽困難等癥狀。
(五)克汀病臨床表現:
1.不同程度的呆、小、聾、啞、癱。
2.亞克汀。翰煌潭鹊闹橇Φ拖率窃摬〉耐怀龅陌Y狀。
(六)防治措施:
1.缺碘
補碘:食鹽加碘、食用富含碘的食物、碘油注射、口服碘化鉀片、外科手術
2.非缺碘:根據病因采取預防措施
三、地方性氟病
(一)地方性氟病含義:
地方性氟病又稱氟中毒,是長期攝入過量的氟而引起的主要以氟骨癥和 斑釉齒(氟斑牙)為特征的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
(二)流行特征
1.地區分布:
(1)飲水型病區:平原>丘陵>山區、多發干旱和干旱的鹽漬地區、溫泉地區、富氟礦區等。
(2)燃煤型病區:西南地區、西北地區。
(3)飲茶型病區:西藏、內蒙、四川等少數民族地區
2.人群分布:好發青壯年;女性>男性
四、氟骨癥的臨床表現:
1.氟斑牙的臨床表現:白堊型、著色型、缺損型
2.氟骨癥的表現:關節固定 “三不見”
五、地方性氟病注意:
1.氟斑牙:乳牙發生機會少,恒牙形成期發生。
2.生在高氟區,長在高氟區,氟斑牙和氟骨癥均可發生。
3.成年后遷入氟區,僅出現氟骨癥。
4.氟中毒有“欺辱外人”的現象。
5.同一病人既有骨質疏松,又有骨質硬化。
六、防治措施:
(一)預防:
1.飲水型:更換水源、飲水除氟。
2.煤煙型:更換燃料、改造爐灶、加強排煙,避免食物污染。
3.飲茶型:研制低氟茶,用低氟茶代替磚茶。
(二)治療:
1.鈣劑及維生素D、C
2.氫氧化鋁凝膠
3.牙齒脫色
例題:
1.光化學煙霧事件的污染物來源為( A )
A.汽車尾氣經日光作用形成的強氧化型煙霧
B.工業生產過程中的污染物
C.煤炭的燃燒
D.生活爐灶和采暖鍋爐
2.下面屬于二次污染物的是( B )
A.一氧化碳
B.光化學煙霧
C.氮氧化物
D.二氧化硫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