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概 述 |
第 3 頁:第二節 口腔內消化 |
第 4 頁:第三節 胃內消化 |
三、消化道的神經支配及其作用
支配消化器官的神經有分布于消化管壁內的內在神經系統和外來神經系統兩大部分。兩者相互協調,共同調節胃腸的功能。
1.內在神經系統:由分布于于消化管壁內無數不同類型的神經元和神經纖維所組成的神經網絡。其中有感覺神經元、運動神經元。內在神經系統包括兩類神經叢,即肌間神經叢和粘膜下神經叢。
(1)肌間神經叢:神經元分布在縱行肌和環形肌之間,興奮性遞質為乙酰膽堿和P物質,抑制性遞質為一氧化氮。
(2)粘膜下神經叢:神經元分布在環形肌和粘膜層之間,其中運動神經元末梢釋放乙酰膽堿和血管活性腸肽,主要調節腺細胞和上皮細胞功能。
2.外來神經系統:
(1)交感神經:一般來講交感神經興奮時,可引起消化道運動減弱,腺體分泌減少,而消化道括約肌收縮。
(2)副交感神經:一般來講交感神經興奮時,可引起消化道運動增強,腺體分泌增多,而消化道括約肌松弛。
四、消化道的內分泌功能
1.消化道的內分泌細胞:可分為開放型細胞和閉合型細胞兩類。開放型細胞的頂端有微絨毛突入消化道腔內,能感受腔內的食物成分和pH等化學刺激,如分泌胃泌素的胃竇部G細胞;閉合型細胞的頂端不暴露于消化道腔內,而是被相鄰的非內分泌細胞所覆蓋。這類細胞能感受機械性刺激、溫度變化和組織液、血液等局部環境的變化,如胃泌酸腺區分泌生長抑素的D細胞。
2.APUD細胞的概念:消化道的內分泌細胞都具有攝取胺前體、進行脫羧而產生肽類或活性胺的能力,這類細胞統稱為APUD細胞。這類細胞來源于胚胎外胚層的神經內分泌程序細胞。多數胃腸肽也存在于中樞神經系統中,例如縮膽囊素、生長抑素、血管活性腸肽、腦啡肽和P物質等,這種雙重分布的肽總稱為腦-腸肽。
3.胃腸激素的分泌方式:包括遠距分泌或經典的內分泌、旁分泌、神經分泌、腔分泌和自分泌。
4.胃腸激素的生理作用:①調節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運動;②營養作用,指一些胃腸激素具有促進消化道組織的代謝和生長的作用,稱為營養性作用;③調節其他激素的釋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