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一節 腎的功能解剖和腎血流量 |
第 2 頁:第二節 腎小球的濾過功能 |
第 3 頁:第三節 腎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質轉運功能 |
3.NH3的分泌與H+、HCO3-的轉運關系:近端小管、髓袢升支粗段和遠端小管上皮細胞中谷氨酰胺脫氨生成NH3與NH4+,NH4+通過上皮細胞頂端膜逆向轉運體進入小管液。NH3可通過單純擴散進入管腔或細胞間隙。集合管細胞膜對NH4+不易通透,細胞中的NH3通過擴散分泌入小管液與分泌的H+結合生成NH4+,并進一步與強酸鹽(如NaCl)的負離子結合為銨鹽隨尿排出。強酸鹽的正離子(如Na+)則與H+交換后和細胞內的HCO3-一起被轉運回血。所以,腎小管和集合管細胞分泌NH3既可促進排H+,又能促進HCO3-的重吸收。
4.K+的重吸收和分泌
K+的重吸收 腎小球濾過的K+,約65%~70%被近端小管主動重吸收,25%~30%在髓袢重吸收。遠端小管后半段和集合管的閏細胞可重吸收K+,但機制不清楚。
K+的分泌 決定尿中排K+量的最重要因素是遠曲小管和集合管K+的分泌量。遠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細胞泌K+的機制:①基側膜上的Na+-K+泵將細胞內Na+泵出細胞,小管液中Na+順電化學梯度經腔面膜的Na+通道擴散進入細胞內,造成管腔內帶負電;同時將細胞外液中的K+泵入細胞,造成細胞內高K+;②細胞內K+順濃度經腔面膜的K+通道進入小管液。
5.鈣的重吸收和排泄:腎小球濾過的Ca2+,約70%在近端小管被重吸收,與Na+的重吸收平衡;20%在髓袢,9%在遠端小管和集合管被重吸收,少于1%的Ca2+隨尿排出。
(1)近端小管 近端小管對鈣的重吸收,約80%由溶劑拖曳方式經細胞旁路進入細胞間隙,約20%經跨細胞途徑重吸收。
(2)髓袢 在髓袢僅升支粗段能重吸收Ca2+。可經主動、被動兩種轉運機制進行。
(3)遠曲小管和集合管 經跨細胞途徑主動重吸收Ca2+。Ca2+的重吸收和排泄受甲狀旁腺激素的調節。
6.葡萄糖的重吸收
(1)部位:僅限于近端小管(尤其是近端小管前半段)。
(2)機制:與Na+耦聯,通過繼發主動轉運而被重吸收。
(3)腎糖閾和葡萄糖吸收極限量:近端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限度。當血糖濃度達180mg/100ml時,有一部分腎小管對葡萄糖的吸收達到極限,尿中開始出現葡萄糖。將開始出現尿糖時的最低血糖濃度稱為腎糖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