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某患者輸血后不久。即感心前區壓迫感。腰背劇痛,寒戰。呼吸急促,血壓下降,創口滲血,出現血紅蛋白尿?赡苁
A.發熱反應
B.過敏反應
C.細菌污染反應
D.溶血反應
E.枸櫞酸中毒反應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考點:輸血原則
解析:溶血反應是指紅細胞膜破壞,或出現多數小孔,或由于極度伸展致使血紅蛋白從紅細胞流出的反應。可表現為腰背劇痛,寒戰,呼吸急促,血壓下降,創口滲血和血紅蛋白尿等,因此選D.
過關點睛:溶血反應→發病快+創口滲血+血紅蛋白尿。
72、某地為了解某城市兒童近視眼的流行情況擬進行一次普查,要說明調查結果可用
A.發病率
B.罹患率
C.患病率
D.累積發病率
E.生存率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考點:疾病分布的常用指標
解析:發病率是一定時間內,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現的頻率;罹患率常用來衡量人群中在較短時間內新發病例的頻率。常用于疾病流行或暴發的病因調查;患病率是某特定時間內總人口中曾患有某病病例所占的比例;生存率是指從觀察開始至少到某時點仍處于存活狀態的概率;累積發病率是對一組對象隨訪一段時間,可以通過計算觀察期間內新發生病例的比例來估計風險,將這個比例稱為累積發病率,僅適合于估計疾病第一次發生的風險;所以選擇C。
73、關于可興奮細胞動作電位的描述,正確的是
A.動作電位是細胞受刺激時出現的快速而不可逆的電位變化
B.在動作電位的去極相,膜電位由內正外負變為外正內負
C.動作電位的大小不隨刺激強度和傳導距離而改變
D.動作電位的大小隨刺激強度和傳導距離而改變
E.不同的細胞,動作電位的幅值都相同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考點:動作電位的產生機制
解析:動作電位是全或無的,其大小不隨刺激強度和傳導距離的改變而改變。
過關點睛:動作電位不會隨刺激強度和傳導距離而改變,需要牢記。
74、與tRNA反密碼子CAG配對的mRNA密碼子是
A.GUC
B.CUG
C.CTG
D.GTC
E.GAC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參與蛋白質生物合成的物質
解析:tRNA上的反密碼排列順序為CAG,而對于mRNA的密碼子來說。第一個對應其第三個堿基,第二個對應第二個堿基,第三個對應其第一個堿基。同時A和U、C和G配對,所以mRNA上的密碼子為CUG。
過關點睛:tRNA與mRNA配對:堿基互補,方向相反。
75、下列關于cDNA敘述正確的是
A.與模板鏈互補的DNA
B.與編碼鏈互補的DNA
C.與任一DNA單鏈互補的DNA
D.與RNA互補的DNA
E.指RNA病毒
【正確答案】:D
【答案解析】:DNA的結構與功能
解析:cDNA是以轉錄得到的mRNA為模板,利用反轉錄酶及其他物質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得到的DNA序列。因此選D.
過關點睛:cDNA是從mRNA反轉錄而來,因此同RNA互補。
76、血漿脂蛋白VLDL的主要合成部位在
A.小腸黏膜細胞
B.肝細胞
C.脂肪細胞
D.肌細胞
E.血漿
【正確答案】:B
【答案解析】:血漿脂蛋白
解析:CM在小腸黏膜細胞合成;VLDL在肝細胞中合成;LDL在血漿中合成;HDL在肝、腸、血漿三個部位都可以合成。綜上所述,因此選B
77、下列關于三羧酸循環敘述正確的是
A.是不可逆反應
B.經呼吸鏈傳遞氫生成12分子ATP
C.是體內生成草酰乙酸的主要途徑
D.生成4分子C02
E.1分子檸檬酸被消耗
【正確答案】:A
【答案解析】:糖有氧氧化的基本過程
解析:三羧酸循環盡管組成一個循環圈,但卻是不可逆反應。因此選A.循環過程中傳遞氫生成10分子的ATP.故B錯誤。此循環中草酰乙酸、檸檬酸的量均保持不變。故C和E錯誤。此循環中生成2分子CO2.故D錯誤。
78、下列激素可直接激活甘油三酯脂肪酶,例外的是
A.腎上腺素
B.胰高血糖素
C.胰島素
D.去甲腎上腺素
E.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正確答案】:C
【答案解析】:甘油的氧化分解
解析:脂肪動員過程中的關鍵酶為激素敏感的甘油三酯脂肪酶。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能增加激素敏感性脂肪酶活性。而胰島素能抑制此酶活性,減少脂肪動員。
過關點睛: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激活甘油三酯脂肪酶;胰島素→抑制甘油三酯脂肪酶。
79、下列有關氧化磷酸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A.物質在氧化時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
B.氧化磷酸化過程存在于線粒體內
C.氧化與磷酸化過程有三個偶聯部位
D.氧化磷酸化過程涉及兩種呼吸鏈
E.兩種呼吸鏈均產生3分子ATP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影響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解析:體內主要有兩條呼吸鏈:NADH氧化呼吸鏈和FADH2氧化呼吸鏈,產生的ATP分別為3分子和2分子。
過關點睛:NADH氧化呼吸鏈→3ATP;FADH2氧化呼吸鏈→2ATP.
80、在氧氣充足的條件下,1mol以下物質產生ATP最多的是
A.葡萄糖
B.糖原
C.丙酮酸
D.1,3-二甘油酸酯
E.1,6-二磷酸果糖
【正確答案】:E
【答案解析】:1,6-二磷酸果糖是由葡萄糖獲得能量后生成的,1mol 1,6-二磷酸果糖產生37或39ATP.1mol葡萄糖和糖原氧化可產生36或38ATP.而1mol丙酮酸氫化可產生30ATP.1,3-二甘油氧化可產生34ATP.綜上所述,因此選E.
相關推薦: